字号: 打印
分享:

陕西召开“秦俑学及秦代文明学术研讨会”

首页>新闻资讯>文博要闻

陕西召开“秦俑学及秦代文明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22-06-13 14:28
字号: 打印




6月11—12日,由省文物局、省社科联指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承办,省秦俑学研究会、省考古学会协办的“秦俑学及秦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秦陵博物院召开;此次会议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之一,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探讨秦人以传承、融合、吸纳、创新所凝练与塑造出的秦文明,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秦陵秦俑及秦文明方面的新资料。

省文物局一级巡视员周魁英指出,秦俑学、秦文化及秦文明在几十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希望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从多角度、多方向、多视角研究秦文化和秦文明;要用好学术平台,加强合作,把省内外各平台充分利用起来;省文物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两个学会的学术活动,希望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苗锐军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省秦俑学研究会和省考古学会进一步发挥优势和特长,持续做好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化考古成果的发掘整理、阐释传播工作。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下的秦兵马俑、秦始皇陵、秦文化研究,秦文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对文明发展重大贡献研究,人文社科领域、科技领域内的秦始皇陵深化研究,秦俑、秦始皇陵文化遗产地相关研究,秦史、秦文化相关问题研究,秦陵文物保护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文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50人参加,收到论文45篇。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由省考古院副院长孙伟刚主持。大会首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随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李岗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会议是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5周年和秦陵考古60周年两个重要节点的最好庆祝,也是省考古院和秦陵博物院又一次携手合作开展秦陵考古研究工作;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联系,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携手共创新时代秦俑秦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大会主旨发言由秦陵博物院副院长王原茵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以“‘国之大者’: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与研究:兼谈中华文明对当代中国的启示”为题、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子今以“秦陵考古对于秦工程史研究的意义”为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以“保护中华文明探源的‘绿水青山’”为题、秦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张卫星以“秦文明结构的初步认识”为题、省考古院研究员马永嬴以“秦汉时期‘独别葬’的太后葬制”为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以“早期秦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新成果——李崖周代遗存与嬴秦西迁”为题、省考古院研究员杨武站以“秦文化2017-2021年考古发现与研究”为题分别作了发言。

6月12日,学术会议分为历史与文化遗产组、考古与文物保护组两个小组展开讨论。讨论内容涉及对秦汉史和秦汉文化的探讨、秦陵和秦俑研究、博物馆学研究、文物保护等多个方面。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碰撞出了许多学术火花,既有前辈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理论研究,也有深入浅出的回顾展望,还有一批青年学者通过提出见解、立论探索,展示出青年学人的风采。

小组讨论后孙伟刚主持闭幕式。两个小组代表分别汇报各自小组讨论情况,之后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会长田静作学术总结。她认为,本次研讨会取得了预期效果,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研讨,通报了近年秦俑学及秦文明的考古成果,分享了有关秦俑及秦文明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交流了学术信息,在秦人来源、秦陵墓制度、秦始皇评价等传统课题研究方面有新观点,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秦文物、秦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方面也有新探索;与会代表参观“流风遗躅——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展”、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并考察秦始皇帝陵园外城东门遗址。(文/秦陵博物院  图/张天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