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4-10-22 14:30
字号: 打印

  地 址: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大道(郭杜段)2999号

  电 话:029-85521368

  网 址:http://www.shxkgy.cn/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原名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考古研究所,1963年归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后改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84年归属陕西省文物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6年12月更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要承担陕西省境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任务。               

目前全院核定编制130人,合同制员工180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研究人员42名,具有博士、硕士学历者58人;先后有二十余人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四个一批、省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秦学者等称号。

全院内设18个部门,涵盖了史前、商周、秦汉、隋唐(西藏)、科技考古及文物保护等多个专业方向。省内设有雍城、秦陵、周原、秦咸阳、沣东、铜川、渭南以及石峁、芦山峁等依托大型遗址的9处驻外考古工作站及工作平台。地处高陵的“泾渭基地”,首开全国考古研究机构拥有储存、整理、编写报告的专用场所之先河。同时,还设有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60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组织开展了许多重大考古发掘项目,相继发现和发掘了南郑梁山、洛南龙牙洞、西乡李家村、南郑龙岗寺、临潼康家、华县泉护村、佳县石摞摞山等旧石器地点及新石器遗址;发掘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扶风周原、凤翔秦都雍城、秦都咸阳、汉景帝阳陵、北周武帝孝陵、唐僖宗靖陵、铜川耀州窑、法门寺佛塔地宫、北周安伽墓、何家村金银器窑藏从葬坑、神木大保当彩绘画像石墓、宜川龙王辿遗址、韩城梁带村两周墓、统万城遗址、唐顺陵、乾陵等从商周至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墓葬;开展了大理河流域、秦直道、魏长城资源、秦长城等项目调查;此外,协助香港特区和兄弟省区发掘了香港沙下、西藏古格、青藏铁路、重庆三峡、南水北调、西藏萨迦寺等重要遗址和墓葬,取得了重大成果,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国家起源、文明起源和周秦汉唐文明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博物馆建设,为促进以文物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40余项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田野考古奖”“中国考古新发现”“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等重大荣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出版了考古报告90余部、专著82部,其中10余部获“陕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奖项,发表论文1500余篇,获国家和省级奖励50余项。1980年创刊的学术杂志《考古与文物》己出版230余期,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考古学术刊物之一。

当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在积极进行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职工素质,改善内部管理,充实硬件设施,开拓新的科研领域,力求以更加崭新的面貌,为振兴陕西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大道(郭杜段)2999号 传真:029-85526892 值班电话:029-85521368 邮编:71005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