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11-10-10 16:34
字号: 打印

西安半坡博物馆

Xi’all BanpoMuseum

西安半坡博物馆大门

作为史前时期儿童瓮棺馆盖的彩陶盆,从上世纪50年代发现至今,虽然人们对其奇特而神秘的人面鱼纹的寓意一直争论不休,但人面鱼纹彩陶盆作为史前先民的艺术杰作以及半坡遗址的灵魂,却早已为世所公认。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

西安半坡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半坡路155号,是1958年建成开放的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陕西省文物局。

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建立始于对半坡遗址的发掘。1953年初春,在西安灞桥火电厂的施工中发现了半坡遗址。1954年至1957年,由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主持,对半坡遗址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现较完整的房屋遗迹40多处,各种墓葬200多座(其中70多座为儿童瓮棺葬),大、小壕沟各1条,窖穴200多个,陶窑6座,以及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上万件遗物。2002—2005年,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工程建设的随工清理中,又发现了祭祀等重要遗迹和石砚等重要遗物。这些发现让人们对半坡这个6000年前母系社会仰韶文化遗址的聚落形态、文化内涵和社会性质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5月半坡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1955年底,陈毅副总理路过西安,参观了正在发掘中的半坡遗址,同意了当时陪同参观的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等关于在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博物馆的建议,并致电国务院,提出拨款30万元作为筹建经费。1956年成立了博物馆筹备处。筹建阶段的西安半坡博物馆曾先后使用陕西省博物馆半坡村分馆”(1956年,亦名原始公社展览馆”)西安半坡村博物馆”(1957129)的名称,19571228起用现名,次年41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

半坡博物馆建成以来,一直是西安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之一,共有超过2000万观众参观过半坡博物馆。1996年,西安半坡博物馆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次年被西安市旅游局评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200669,新的遗址保护大厅建成开放。

半坡博物馆占地面积1074(716021平方米)。参观区域含遗址保护大厅(原大厅面积2500多平方米,新大厅面积4564平方米)、陶窑保护厅(110平方米)4个展厅(每个3503平方米),为东西向局部对称布局。进入具有浓郁原始文化韵味的仿古大门,是呈对称布局的参观区院落。院落的中央是位于圆形水池中的半坡姑娘雕塑,四角是四个砖木结构的传统民居式陈列室。院落后方是遗址保护大厅。新建的钢结构大厅均采用了原砖木结构保护大厅大跨度圆拱屋顶的形式,由前厅、后厅两部分构成,入口处半坡遗趾()”四个道劲的大字是由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陶窑保护厅位于遗址保护大厅之后。20世纪90年代,在半坡遗址未发掘区域,建设了半坡母系氏族村,作为半坡博物馆一处重要参观内容。大力度的绿化工作使得馆区内树木葱郁、花草飘香,参观环境大为改善,为观众提供了新的看点,同时为半坡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6月9日重新建成开放的遗址保护大厅在保持原大厅外形风格的基础上,扩大了2000余平方米的展厅面积,增加了陈列展示内容和观众服务设施,丰富了展览手段,并采用了大量有利于遗址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改造后的半坡遗址保护大厅

西安半坡博物馆的陈列分为半坡遗址辅助陈列(保护大厅内)、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共6个展厅()。厅内展示着各类史前遗址、遗迹2000平方米,另有辅助陈列134l平方米,分为序厅家园祭祀营建制陶归葬追寻”7个主题展厅和多媒体厅,通过遗址、文物(80余件)、沙盘、模型、多媒体动画(4)等相结合的手法,分别从半坡遗址当时所处的环境、发掘和展示情况、房屋建造过程、成人埋葬方式、幼儿瓮棺、制陶工序等方面,全面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史前遗址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因素。基本陈列位于参观区院落北侧的两个陈列室,先后在1971年和1988年进行过两次全面调整,以适应时代变化和观众的需求。1988年完成的基本陈列——“半坡遗址出土文物陈列,展出了半坡遗址出土的石、陶、骨、角、蚌器等文物295(),涉及当时人们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艺术品、装饰品等。比较重要的文物有磨光石斧、人面鱼纹彩陶盆、彩陶钵、骨针、骨鱼钩、骨鱼叉、石环、蚌壳、刻画符号陶片等,客观而艺术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基本陈列内容编排科学、严谨,形式设计新颖、古朴,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大通柜方式,辅以大面积的仿石浮雕背景,展示效果比较理想。

此外,在参观区院落南侧的两个临时陈列室,先后举办了几十个与史前考古和史前文化相关的专题展览,比较重要的有:人类起源原始社会史陈列性的自然史贵州民族节日文化展陕西原始文化艺术展当代原始部落风情展从远古走来的艺术——陕西民间美术源流展云南民族面具木雕展”(与云南民族博物馆合办)“‘人面鱼纹盆,回乡展’’(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办)等。其中当代原始部落风情展因其资料的珍贵及合理的内容编排,已成为较长期展出的临时展览,并曾多次被复制,在省内外数家博物馆展出。

西安半坡博物馆目前有石器、陶器、骨器、角器、蚌器、牙器和铜器等文物和动植物化石藏&3JgN件,以石器和陶器为主,铜器较少。其中珍贵文物4482(一级488件,二级1182件,三级2812),化石标本300余件,还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和动物骨骼标本。文物藏品的时代跨越了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明清的几百万年,其中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文物为主;而所藏化石则能大体反映几千万年来的生物演化过程。藏品来源以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的出土文物为主。另有岐山双庵、神木石峁、铜川李家沟、渭南史家、华县柳子镇等十几处史前遗址出土的文物。历史时期的文物以征集品居多。

建馆数十年来,本馆专业技术人员在史前考古学、原始社会史、古人类学、博物馆学等领域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学术成果。如:在全省范围内调查和发掘了大批古文化遗址,并正式发掘了20余处,清理出数以千计的古人类生活遗存和数万件不同质地的文物。此外,在半坡遗址的环境评价、遗址博物馆的陈列艺术、文物藏I:口lll的建档建卡、宣传教育的形式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专业技术人员在上述学科方面撰写报告、发表论文合计数百篇,部分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并多次获得省级社科奖。

出版的主要书籍有:《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中国原始社会》、《半坡仰韶文化纵横谈》、《半坡博物馆三十年学术论文选编》、《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半坡史前文物精华》、《半坡人与原始宗教》等。1983年,半坡博物馆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史前文化研究期刊——《史前研究》。此外,科普读物、图录有:《半坡遗址》、《半坡遗址》、《陕西的原始人类和文化》、《半坡纪行》、《半坡拾零》、《半坡母系社会》等。影像资料有:电影《半坡姑娘》,电视片《远古的梦》、《半坡遗址》、《艺痕》。

西安半坡博物馆历来重视和国际、国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1959年以来,先后三次和西北大学等省内外有关单位进行半坡遗址保护实验。1998年,经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浙江河姆渡博物馆联合倡议,全国十余家史前遗址博物馆、文管所和科研单位共同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学会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并召开了首届史前遗址博物馆学术讨论会。会议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讨论会,并在此基础上,每两年出版一期史前文化研究论文专辑《史前研究》。近年来,本馆多次邀请石兴邦、张忠培、周国兴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业务指导。这些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本馆的科研工作。

新石器时代尖底瓶

与人面鱼纹盆一样,外表朴素但造型奇特的尖底瓶的用途也一直困扰着专家学者。是具有自灌功能、符合力学重心原理的汲水器,还是便于背水的背水器,或是用于祈雨、祭祀、庆典活动的宗教器物?专家们争论了几十年仍然众说纷纭,也许您能为大家揭开尖底瓶用途之谜。

陕西电视台开坛——走进半坡录制现场

西安半坡博物馆的讲解员队伍实力雄厚,先后多次在省内外讲解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19934月,陕西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宣教专业委员会。基于半坡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在陕西博物馆界的影响,宣教委员会挂靠在半坡博物馆。从1998年起,由陕西省博物馆学会主办、宣教专业委员会承办,先后在半坡举办了18期全国性讲解员培训班,为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培训讲解员达’700多人次。此外,宣教委员会还举办了近三十次宣教工作学术讨论会,并赴省内外指导讲解工作数十次。委员会还定期出版内部刊物《文博宣教》,并出版了《文博宣教工作论丛》一书。由于陕西文博宣教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及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半坡博物馆的鼎力协作,200611月,中国博物馆学会在半坡博物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讲解员培训基地。2008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半坡博物馆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目前有13个部室,分别是办公室、总务科、财务科、公安科、科研室、陈列部、保管部、宣教部、创优办、票务科、氏族文化村、劳司、工会。人员编制78人,馆领导5(馆长、书记各1人、副馆长3)。专业技术人员45人,占职工总数的58%,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11人,见习4人;管理人员23人,占总数的29%;工勤人员10人,占总数的13%。

为观众服务的项目和设施有:旅游纪念品商店、半坡母系氏族村、陶吧、餐厅。半坡母系氏族村集吃、住、玩于一体,是观众休闲、娱乐场所,一度非常轰动;陶吧则是近几年推出的观众互动、参与游乐项目。

西安半坡博物馆年观众量约20万人次。

——————————

地址:西安市东郊半坡路155号

邮编:710038

电话:(029)83532482

传真:(029)83524707

网站:http://bpmuseum.com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00_一18:00

门票: 旺季35元/人  (3月1-11月底),

淡季25元/人  (12月1-次年2月底)

2012年3月1日起执行新价格:旺季65元/人,淡季45元/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