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王勇超代表:研究传承关中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勇超代表:研究传承关中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日期: 2020-05-26 09:57
字号: 打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王勇超今年两会提交了《关于弘扬传承大关中优秀文化的建议》,提出研究传承关中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发挥且善于发挥文化的深厚力量。关中文化是原生性极强、辐射面极广、包容性极大的文化,它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其他优秀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传承各地域的优秀文化,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陕西率先弘扬传承优秀关中文化,对促进全国各地域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王勇超告诉记者,关中地区属麦粟文化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关中有“八百里秦川”“五千年历史帝都之首”的美誉,“天府之国”最早指的就是关中,大致包括陕西中部的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由于我国周、秦、汉、唐等主要朝代在关中建都,所以众多的古代遗迹佐证了关中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故乡,是儒释道文化的汇聚之地。

王勇超说,发展至当代,关中地区先后迎来了多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使其发展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在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中,2009年《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复通过,使得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得以奠定。2018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城市群以西安(咸阳)为核心,包含陕西的宝鸡、渭南、铜川、商洛以及山西的临汾、运城、甘肃的天水、平凉、庆阳,涉及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人口2025.06万,是中国西北部最大的城市群。《规划》要求,要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延续中华文脉,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及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作为核心地位的关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王勇超表示,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关中文化的历史意义。关中蕴藏着悠久绵长、光辉灿烂的历史积淀,包含着丰厚深沉、多彩多姿的文化底蕴。就历史发展维度而言,关中文化起源极早,具有一定的原生性,其发展史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史,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夯实了儒家文化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与根脉精魂。从地域范围来看,基于其优越的政治地位,发达的农耕文明,包容性极强的关中文化,融合、催生了民俗文化、庙堂文化、宗教文化等,不仅造就了关中人民优秀的文化素质和高度的文化自信,而且由于不断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向外持续进行文化传播,最终形成了以关中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诚所谓:悠久绵长,文化何曾让海内;精深博大,风流依旧数关中!

“关中蕴藏华夏史,长安见证圣贤心。西周的礼乐文化、周易文化、青铜文化,秦代的军事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以及汉唐以来的史学文化、儒释道文化,宋明清之际的关学文化、理学文化、心学文化等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毋庸置疑的事实反映了关中文化的辐射性极广,研究价值极高,挖掘潜力极大。” 王勇超认为,古遗址、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传承载体呈动态变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有的性质和结构,在时光流逝和时代变迁中不断被损坏、湮没,并出现断层,是当前关中文化保护与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即将或已经失血、失护、失修、失传等问题。虽然关中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文化产业链、文旅融合发展、文创产品研发、研学旅行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传承大关中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全面深刻认识大关中地区的历史地位、历史意义、现实价值和发展瓶颈,不断加强大关中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开发和研究展示,积极建立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王勇超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大关中文化系统性弘扬传承顶层设计

大力弘扬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大关中文化,是一项推动黄河文化发扬光大、助力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系统工程,需要纳入国家文化战略体系,制定具有长期战略指导意义的大关中文化保护研究传承体系和整体规划,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解决实施中的跨区域问题。相关省、市和地区要制定符合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及实施方案。按照“分级保护,分类实施”的原则,明确大关中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级和责任主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健全大关中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工程,建立档案数据库、网络平台,编辑出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推动大关中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信息化进程。以大关中文化为载体,充分展示农耕文明、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

二、深入挖掘大关中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通过成立大关中文化研究院及相关研究机构,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各省、市、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大研究力度,定期举办关中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交流活动。重点对关中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梳理,深入挖掘关中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让关中文化研究“活”起来,“火”起来。充分发挥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的博物院,为关中文化、陕西文化、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实施关中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工程,加强对关中题材文艺创作的引导扶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学、影视、音乐、美术、创意设计作品,不断丰富关中文化的展现形式,对增强文化自信、民族凝聚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三、建设大关中优秀文化弘扬传承核心示范区

将关中地区的蓝田猿人遗址、周原遗址、秦始皇陵、大明宫等大型考古遗址,兵马俑、汉长安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西安鼓乐、中国剪纸、华县皮影戏,还有华阴老腔、秦腔、凤翔泥塑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同山西、甘肃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按历史脉络和行政区域串联起来。同时,将关中、山西、甘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保护与农耕技术和水利技术传承、传统农业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等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关中、山西、甘肃相关地区建设优秀文化弘扬传承核心示范区,充分展示大关中地区独特的历史记忆、人文精神和文化魅力。

四、加强大关中优秀文化弘扬传承保障机制

文旅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都离不开经济的保障支持。建议从中央到相关地方的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设立关中文化系统性弘扬传承专项资金,加大对与关中有关的重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领域,并通过减免税收、贴息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此外,还要依托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积极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弘扬传承等方面专业人才,不断完善多层次人才激励机制,为新时代弘扬传承关中优秀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进一步通过找准关中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结合点,成立大关中文化产业孵化中心,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大关中文化企业集群。把“文化+”战略落实到重点项目、文创产品及文化高峰论坛等活动中,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建筑设计等深度融合,打造关中文化产业新兴业态。

五、强化大关中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其多元功能。

以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为依托,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自然与历史结合,科技与教育结合,观赏与体验结合,通俗与高雅结合,进行精心策划,综合统筹,打造独一无二的大关中文化品牌,并通过中省市主流媒体、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全方位的宣传推广,不断强化大关中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和研学旅行教育功能。将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大型非国有博物馆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营地),相关部门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配套的资金扶持,将其建设成大关中优秀文化弘扬传承核心基地。让海内外大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院,探究古文物,品味民间艺术,体验民俗风情,学习优秀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践履中华美德。与此同时,通过内涵发掘、文化创意,积极让文物、古迹走出历史,鲜活起来。创作具有大关中文化特色的动漫形象、文创产品,建立专门的大关中文化IP。联合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开展大关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爱国主义和文化科普教育活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