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7000年前北首岭人的居所

首页>专题专栏>年度专题>2022年>陕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7000年前北首岭人的居所

发布日期: 2022-07-26 11:19
字号: 打印

《庄子·盗跖》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类靠狩猎与采集获得食物,过着逐自然而居的生活,或在树上做巢居住,或栖身于天然洞穴,正所谓“穴居野处”。

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农耕文化的发展,人类居址逐渐开始安定下来。定居使得聚落的规模由小变大,以居住建筑为中心的聚落布局及功能也不断完善,这为文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根基。

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农耕聚落的发展进入到繁荣期,也是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时期,仰韶文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渭河流域是这支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大型聚落遗址在大地湾遗址、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北首岭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中都有重要发现。

   

北首岭遗址分区图。(图片由宝鸡北首岭博物馆提供)

其中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遗址的是一处内容丰富、保存较好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遗址位于宝鸡市区东北部,西靠陵塬,东临流入渭河的金陵河,高出河床约30米,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北部地面平坦,是主要居住区;南部地势呈缓坡状,是主要墓葬区,居址和墓地构成聚落的主体。聚落平面呈南北长、东西窄的椭圆形,有一个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50座房址分为四区环绕在广场周围,绝大多数的房屋门都朝向中心广场,中心广场显然对北首岭人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北首岭人集会、祭祀、宴飨[xiǎng]、庆典的公共活动场所。从发掘资料看,中心广场在北首岭的早、中、晚期一直存在,新石器时代前期出现的大型聚落,已经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质。

   

北首岭遗址居址示意图。(图片由宝鸡北首岭博物馆提供)

围绕中心广场的50座房址,面积最大的88.26平方米,最小的8.7平方米,凡可看清形状的均为半地穴式。其中有两座大房子,均发现于第三层,一个在Ⅱ区,一个在V区,换句话说一个在北一个在南。在Ⅱ区的编号为77F3,门向东,房址形状为正方形半地穴式,长、宽均9.4米,面积为88.26平方米,是北首岭房屋遗址中最大的一座。在V区的编号为F14,门向西北,房址形状为近正方形的半地穴式,东西长9.5米,南北宽9米,面积为85.5平方米。这两座大房子,进门均有一桃形灶,房屋地面和四壁均平整光滑,涂有草拌泥和料姜石。Ⅱ区的77F3的东北角有一高0.13米,长2.6米,宽1.5米的小平台,台面平坦,面上抹有一层草泥土。V区的F14居住面的西南角上,有一高出地面0.15米的长方形土台,东西长2.3米,南北宽1米。土台上也涂有一层草泥土,台面平整坚硬。有学者认为,这两座大房子设置的小平台就是氏族祭祀时摆放祭品的,或者是巫师作法时的圣坛,抑或是氏族头人主持活动的台座……小平台的设置不是偶然或者随意的。从它设置的位置均靠着一个墙角,大小、高低、长宽几近相等,均用草泥涂抹光滑坚硬等方面看,它的用途和存在的价值是显然的。这两个大房子是两个氏族各自议事、祭祀、庆典、集合的中心。

    

北首岭遗址房屋还原图。(图片由宝鸡北首岭博物馆提供)

北首岭聚落有两个氏族,除了两个大房子之外,他们的墓地也分为东部和东南部两个墓区。这两个氏族组成了一个胞族,即形成了北首岭胞族聚落。这样的聚落有壕沟(河流)作防卫设施,聚落内有严谨的布局。居址与墓地的分群分区,则体现了基本的社会结构:家族与氏族。

在漫长的岁月中,先民们虽然曾经因陋就简,但他们一直在克服自然环境的种种约束,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条件设法营造,终于有了自己可以遮风挡雨的稳定居所。他们精心选择居址,在遍地洪荒中开辟了自己的家园。为了水源充足,又为了避免水患,他们聚居于河流旁边的台地上。他们还利用粗糙的原始生产工具发展农业,获得了更多的生活资料。并发展畜牧业,逐渐扩大了居住地的范围……

先民们正是依靠自身的勤劳、智慧、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屈服的精神,谱写了一曲从漫长的混沌岁月走向文明曙光的壮丽凯歌。(孙雅儒)

来源:宝鸡学习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