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陕历博邀陈建立解读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体系

首页>新闻资讯>工作动态

陕历博邀陈建立解读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体系

发布日期: 2024-07-22 18:49
字号: 打印

7月21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的“历博讲坛”大型公益学术讲座“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体系的形成”在线上举办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教授主讲,该馆副馆长庞雅妮主持

陈建立分别对西北地区、中原地区、辽西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古代矿冶遗址调查与发掘研究的新收获逐一进行解读,详细分析不同地区的青铜产业格局全方位论述中国古代铸铜陶范制作技术的发展,着重分析夏商周三代中心都邑的铸铜遗址和生产遗存,以及通过显微组织结构研究得出的铸铜陶范物理特性。认为只有中原地区产生和礼制高度结合的发达的青铜业,创造一系列以陶范铸造为基本手段的青铜铸造技术,形成管理严格、等级分明的青铜产业网络。

陈建立指出中原礼制礼器的需求和模范制作分别是陶范铸造技术创新的社会背景和技术背景,并梳理冶金技术的本土化过程以及青铜手工业反映的国家治理,认为夏商周三代的中原地区具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金属资源流通网络,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的互动,体现着国家治理的力量以青铜技术交流,黄金、银制品及工艺交流的例证,强调了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技术体系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在线上互动环节,陈建立回答听众有关中国青铜文明与西方冶金技术的交流、中国古代铜矿种类、三星堆青铜器铸造以及失蜡法铸造技术等问题。

作为配套陕历博“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的系列讲座,是陕历博“青铜文明与早期中国”系列讲座的第一讲,超过10.83万线上听众通过陕历博微信视频号、微博、B站、抖音,省文物局微博、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知网学术大讲堂等多家媒体平台收看直播。(陕历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