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的第116期“历博讲坛”大型公益学术讲座“溯源吉金:中原地区早期铜器及铜料来源的考古学观察”在线上举办,特邀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研究馆员、田野考古研究所所长田伟主讲,副馆长庞雅妮主持,超3.2万线上听众观看讲座直播。
田伟围绕中原地区龙山时代铜器及相关遗存研究和夏商王朝铜料来源的考古学观察两大问题展开,介绍龙山时代铜器的学术价值、铜器起源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从器类、铸造工艺、是否具有礼制意义、出土地点4个方面,比较分析龙山时代河套与晋南地区、中原地区、海岱地区的铜器及冶铸铜手工业的异同;认为山西闻喜千金耙采矿遗址和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址为夏和早商青铜器找到主要原料来源地,弥补从铜矿开采到集中铸造之间所缺失的冶炼环节,填补中国冶金考古的空白。夏商王朝在晋南地区布置“资源导向型”聚落布局,不同区域的中心聚落各司其职,显示出早期国家在控制、开发、利用铜矿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行政管理模式的历史进程。
在互动环节中,田伟回答线上听众有关铜齿轮功用、青铜器铭文铸造、青铜冶铸技术的传播路线、夏商祭祀活动的差异等问题。(陕历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