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陕历博邀张昌平讲述商代南方的文化认同

首页>新闻资讯>工作动态

陕历博邀张昌平讲述商代南方的文化认同

发布日期: 2025-06-30 11:05
字号: 打印

6月26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公益学术讲座“文博讲坛”第59期在线下线上举办特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昌平,以商代的南方——资源、祭祀和文化认同为题作讲演,馆长庞雅妮主持讲座

张昌平首先对良渚古城、凌家滩、石家河等遗址出土文物的材质与工艺进行分析,介绍中国南方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他以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以及盘龙城遗址的青铜器为例,介绍青铜铸造技术以及青铜器的器形、纹饰,指出青铜器在中原文化南下过程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他认为,南方青铜文明在晚商时期达到高峰,文化个性与文化认同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晚商时期形成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双大河文明体系,二者通过互动交流实现资源与技术交换,盘龙城等遗址的出现证明长江流域的文明高度,双大河文明体系下的互动交流与文化认同奠定中国文明的延续性与统一性。互动环节,张昌平与现场以及线上听众进行积极互动,回答青铜器制造技术、商朝中央和地方关系、南北方青铜器差异等问题。

此次讲座是馆策划实施的“吉金·中国”展览配套系列讲座“青铜文明与早期中国”的第十二讲200多位听众现场听讲,4.3万线上听众通过馆融媒体中心、文物陕西、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知网学术大讲堂等多家媒体平台观看讲座直播。陕历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