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办的“文物鉴定大讲堂”(第十二讲)讲座活动将于2023年7月4日举办,届时将同步开展线上直播,现将相关事宜预告如下:
讲座时间:2023年7月4日(星期二) 上午9:30—11:30
地点: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安市科技一路35号文物科技大厦)五楼大会议室
讲座题目:《明代宫廷汉藏风格造像鉴赏》
主讲人: 罗文华
直播观看方式
手机入口:识别二维码进入
直播链接:
https://k.cnki.net/courseDetail/24455
讲座简介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为了实现多封众建的治边政策,通过宫廷和官方作坊制作了一批精美的黄铜鎏金佛教造像,赏赐给西藏僧俗领袖。这些造像明显融合了汉藏艺术风格,工艺精美,线条流畅,艺术风格独特,还有明显的创新,反映了15世纪最高水平的造像工艺,其影响一直延续到17世纪中国各地的佛教造像,甚至对于云南木氏土司的造像和西藏的造像都产生过影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明代宫廷造像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国内收藏品分布在内地各博物馆以及与藏传佛教寺庙中,尤其是西藏各寺庙保存数量众多。不过,国内外的藏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尤其是近代以来,仿作频繁出现,造假水平颇高,也影响了我们的判断。本次演讲将目前所见的几种明代宫廷造像作了详细的讲解,以期对大家的收藏和鉴赏有一定的帮助。
讲座专家介绍
罗文华,江西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职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受聘为故宫博物院二级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曾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中心进修梵藏文,北京语言大学进修英文,在上海同济大学进修德文,作为访问学者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学习。
主要致力于藏传佛教文物的鉴定与研究,以及藏传佛教艺术史、清朝皇家的藏传佛教信仰文化与汉藏文化交流的研究。出版专著:《龙袍与袈裟:清宫藏传佛教文化考古》《故宫经典系列·藏传佛教造像》《究竟定:清宫藏密修行宝典》等。自2005年开始,长期在藏传佛教文化区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田野调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甘孜与阿坝地区以及内蒙古等广大地区,研究范围涉及藏传佛教寺庙建筑、壁画、寺藏文物等,出版了田野调查成果:《木雅地区明代经堂碉画》《看不见的唐卡》《贡嘎曲德寺壁画:藏传佛教美术史的里程碑》等。共出版著作14部,发表论文106篇。
作为独立策展人先后举办了“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梵天东土·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展”“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等大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