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安举办“国际古迹遗址日”线上论坛

首页>新闻资讯>文博要闻

西安举办“国际古迹遗址日”线上论坛

发布日期: 2022-04-19 10:08
字号: 打印



4月18日,西安市文物局指导,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联合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通过线上形式举办“遗产与气候”主题论坛。

来自国际国内多家保护管理与研究单位的嘉宾,包括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的代表以及小雁塔、大雁塔、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张骞墓、彬县大佛寺、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8家世界遗产地管理工作者代表、众多关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公众爱好者,围绕“遗产与气候”“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丝绸之路遗产保护工作。

线上论坛通过国际保护理念与方法介绍、案例讲解、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了丝绸之路遗产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次生灾害等问题上的能力建设,更增强了遗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潜力大明宫遗址作为论坛主办方“大明宫遗址保护与利用实践”主题发言,回顾并分享了大明宫作为东方大遗址保护典范的成功经验,重点介绍了大明宫遗址在遗址保护、文旅融合、文化复兴等方面取得的共赢、共生、共享的实践探索,描绘了未来愿景,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论坛进行了全程互动直播,吸引众多网友在线观看不少网友表示听了这场干货满满的座谈会绝对“涨知识”,希望自己也能为古迹遗址的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交流的方式,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大遗址的保护中来。

气候变迁对文化遗产的影响深远,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与研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文明纽带,是一条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之路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共有7处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点,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保存了中华民族鲜活的记忆。西安曲江大明宫保护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