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暨石峁博物馆开馆仪式举行。榆林市委常委、神木市委书记杨成林宣布石峁博物馆开馆。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段红升和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常少海共同为石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神木市委副书记、市长段智博致辞。神木市委常委丁炜、刘小波、何树强、张海娥等市级领导参加仪式。神木市副市长贺建生主持仪式。
该馆基本陈列以“中华古国·文明王都”为主题,通过“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版块,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石峁遗址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体现了石峁文明在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独特地位。该馆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展出石峁遗址出土和石峁文化时期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石雕石刻和彩绘壁画等各类珍贵文物688件(组),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的多件石雕。
镇馆之宝之一的“大型神面石雕”长2.5米、重1吨以上,石雕中间是一个正神面,额头间有三角形装饰。结合两侧的侧面刻画图像,专家推断该神面头戴鹰冠,额间三角形装饰为鹰嘴,嘴的上方是鹰的羽毛,彰显了石峁先民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神面立柱石雕”外观呈圆柱体,石柱正反各采用浮雕技法雕刻一个神面,正反神面在眼形、嘴形和齿形上都有区别。柱顶也雕有图案,中央有个小圆窝,专家推测可能在当时有祭祀器物插在上面。
石峁遗址距今4300—3800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2年起石峁考古队对古城遗址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发掘。考古显示石峁城址以其巨大的规模、多重的结构、宏大的建筑和大量高等级遗物,已经成为早期城市并具备国家形态。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峁遗址是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非常重要的实证,为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和独特的证据。(央视新闻 神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