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国家灌排委专家组核查评估汉阴凤堰古梯田

首页>新闻资讯>文博要闻

国家灌排委专家组核查评估汉阴凤堰古梯田

发布日期: 2024-03-25 15:07
字号: 打印

3月21至22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团队到安康市汉阴县,对汉阴凤堰古梯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进行现场核查评估。专家组听取了申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深入古梯田现场对工程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价值、管理体系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作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汉阴凤堰古梯田有着“古代山地引水灌溉工程的典范、农业灌溉工程持续运行管理的典范、中国农耕文化传承的典范、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传承生态文明的典范”之美誉。遗产区包括凤堰梯田、汉江谷地的堰田、低山丘陵的塘田,总灌溉面积约5.12万亩,有“天上云梯”“大地浮雕”之称,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西北地区发现面积最大的古梯田群落,也是我国首个以山水为背景、以梯田为展品、以民俗文化为内涵的天然展览馆,至今已逾2000年。先后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得益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风土特征,汉阴凤堰古梯田灌溉引用河水、库塘水、泉水和局部小气候形成的雨水,水量充足,渠系发达,自上而下排水流畅,设施完善,形成了“水系一村寨一梯田一森林”等山林农业生态模式体系,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富硒稻10万余亩,有“富硒大米之乡”美称。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4亿元,促进了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

汉阴凤堰古梯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灌溉体系高效,古人所留下的珍贵的灌溉工程遗产折射出先民的勤劳与智慧,是两千多年水利灌溉技术发展的生动缩影。正如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组称赞的:“这是水利工程与美丽乡村有机融合的代表,保护和传承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和提升传统农业灌溉特色,彰显了传统农耕文化。”今日头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