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基层动态
渭南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97处 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文章来源: 陕西网渭南站 发布日期: 2022-05-30 16:55
字号: 打印

日前,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荔就全市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祖亮主持新闻发布会。

据郝荔介绍,目前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处,省级文保单位165处,县级文保单位398处。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29909件(组),珍贵文物1884件(组);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7家,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点8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307件(组);全市有传统村落85处,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11个。

近年来,渭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文物事业发展格局,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夯实文物保护工作基础

专项调查步子实。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展全市石窟寺调查,共调查13处,其中新发现4处。对全市古建筑壁画保护情况进行调研,调查面积达4939平方米。开展秦岭北麓渭南市旧石器时代遗址田野调查,采集石器标本达700余件。

考古工作成效显。近年来全市考古发掘古遗址、古墓葬11处。澄城县刘家洼遗址(东周时期)评为“201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在发掘的韩城市陶渠遗址(西周春秋时期)、白水县杜康沟遗址(新石器时代)等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保护规划引领先。出台了首个地方文物保护法规《渭南市仓颉墓与庙保护条例》,编制了《渭南市“十四五”文物保护利用发展规划》、《西岳庙保护规划》、《丰图义仓(2020—2035)保护规划》,配合省上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规划》。

文物保护力度大。近三年累计争取中省财政资金1.13多亿元,实施保护维修工程50项,修复可移动文物60余件(组)。行政审核把关严。审批了渭南市东涧峪水库输水管线建设工程、澄韦高速公路建设、引汉济渭(三期)工程等重点工程的文物保护。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魏长城澄城县翟尚村段本体维修和旅游道路建设已完工,华阴段也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储备项目。魏长城华阴市城南村段已建成开放,红丰村至西关村段魏长城抢险加固工程正在实施。

革命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实施。开展黄河流域革命文物调查,新发现革命文物47处。实施渭华起义司令部旧址三教堂维修、富平县米家窑交通站旧址、蒲城县包森故居等工程。蒲城县杨虎城旧居东院、临渭区老爷庙、王劲哉故居等维修工程正在实施。

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

博物馆建设管理日趋完善。全市社区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对全市16家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馆藏文物进行全面鉴定,共鉴定、复核馆藏文物8000余件,调整珍贵文物等级110余件。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强。以传统节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为重点,推出一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各县(市、区)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开展了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教育分会场活动。

陈列展示项目拓展提升。澄城县博物馆基本展陈提升项目全部完成,市博物馆四个线下展览正常开放,制作《粉壁丹青——唐代壁画精品摹本及相关文物展》等6个数字展览。“国家授时中心”(蒲城授时台旧址)陈列展览项目基本竣工,累计完成总体工程量的90%,完成计划投资1800万元。

文化资源信息开放共享。创新文物阐释利用手段,积极推进“数字博物馆”“互联网+文物教育”等,渭华起义纪念馆加入全国“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市博物馆、澄城县博物馆推出线上基本陈列展,文物资源信息逐步开放共享。

加强文物管控能力

文物安全制度措施得到强化。制订印发《关于加强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渭南市文物系统安全生产火灾隐患整治暨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出台《渭南市博物馆安全防范三年行动方案》。结合“消防宣传月”、“国际博物馆日”等重要节点,集中开展文物行业普法宣传,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安全防范能力明显提升。推进文物安全大防控体系建设,签订县市区文物安全及消防安全责任书,全市群众文保员达633人。实施唐陵安防工程,健全文物、公安、消防长效合作机制,实现文物古建筑零火灾、馆藏零被盗、田野文物无重大安全事故。

打击文物犯罪成效显著。持续与公安系统联合开展“鹰”系列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近三年破获案件16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6人,追缴涉案文物1666件和22690枚古钱币。

下一步,全市将继续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高认识,深化文物保护改革;开展文明探源,加大考古发掘;坚持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培养;突出重点任务,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丰富文化内涵,推进合理利用传承。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不断加强渭南文物保护力度,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贡献力量。(陕西网渭南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