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收藏鉴赏
错金杜虎符
文章来源: 陕西历史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4-06-17 10:44
字号: 打印

时期:战国

文物级别:一级文物

出土地点:1973年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出土

尺寸:4.4厘米,长9.5厘米,厚0.7厘米,重0.08公斤

材质:铜器

藏品介绍

杜虎符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字体为小篆,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

虎符作为中国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起源很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虎符已经行用。而且从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把持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