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收藏鉴赏
战袍武士俑
文章来源: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发布日期: 2024-09-09 16:35
字号: 打印

时代:

出土地点:出土于秦兵马俑坑。

收藏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藏品介绍:

秦代随葬明器。通高191.5厘米。该俑头顶右侧绾圆髻,脸阔鼻宽,颧骨高突,眉弓拱起,双唇紧闭,唇上的八字胡向上翘着,额头刻有皱纹,身着交领双层右衽长襦,腰束革带。下穿短裤,腿扎行縢,足穿方口圆头履。左臂下垂,左手伸掌,右手握弓状。

秦俑坑中的武士,除骑兵俑和少数中级军吏俑外,均身穿长襦。其基本特征是襦长及膝、腰系革带、右衽交领、紧袖等。长襦在秦汉时期又名褐衣,或简称褐,是未成年男子及一般下层劳动者和小吏的服装,因这种衣服较短,袖口窄,便于行动和劳作,也适宜行军和作战,故秦陵从葬中之军吏俑、武士俑、圉人俑等多见身穿长襦者。

在秦俑军阵中,战袍武士俑属于轻装步兵俑,其特点是装备较轻,行动敏捷。他们往往立于军阵的前锋或阵表。在俑的周围出土有弓弩、箭箙等遗物,这与兵书上所说“强弩在前,锬戈在后”“材士强弩翼吾左右”的记载一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