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清代
收藏单位:汉中市博物馆。
收藏介绍:
清代山水画。纸本设色,长765厘米,宽42厘米。作者党居易,字子庸,号仍姜,陕西宝鸡人,为明末清初党崇雅之子,承家学,蒙恩荫,曾任户部江南司郎中,主持创建南阳书院。
自唐吴道子首绘“蜀道山水”以来,蜀道题材一直是画家常用的绘画题材,清代尤多。本画卷中描写的是今陕西留坝县武休关之南的界牌关——汉中府城之间的道路画卷,这一区域属清代连云栈道北栈(即秦栈)的南段。褒城县至汉中府段。作者以写意的手法为主,意在反映汉水、府城、县城及周边地区的地貌,并没有刻意展示褒城——汉中之间汉中盆地的旖旎风光。界牌关至褒城县段,作者以纪实的手法,描绘了其间山峦起伏、林木巨石、河流急缓,以及沿途人文风光,真实地状摹其间道路的艰难与险阻。聚落有界牌关、七里店等,名碥有火烧碥、燕子碥等,桥梁有一里桥、青桥等,名关隘有大虎头关、十里关。作者运用写实、写意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设色图卷的形式,完整地反映了清代初期北栈的风貌,犹如一幅详尽的北栈导游图。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体现了清初蜀道的真实场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长卷之后还附有党居易跋,写有“时康熙六年孟夏之日,门生党居易谨跋”。康熙六年即16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