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唐代
出土地点:1987年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
收藏单位:法门寺博物馆
收藏介绍:
唐代宫廷供奉佛教法器。长196厘米,杖杆径2.2厘米,重2.39千克。钣金铸造成型,纹饰鎏金。锡杖由58两白银、2两黄金铸造成型。杖头有垂直相交银丝盘曲的桃形双。轮顶为仰莲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颗。双轮每股各套錾花涂金银锡环3枚,共12环。双轮中心的杖顶有3重佛座,座上饰忍冬团花、如意流云、宝相莲瓣,其上承托代表大日如来的五钴金刚杵。杵上又承托代表“地、水、风、火、空”的五大莲座,以象征无形世界,座上有摩尼珠一颗。杖体中空,杖身通体錾花,并以四出团花忍冬纹、六出团花纹,以及一整二破式图案与团花纹装饰上、中、下三段栏界。在上下栏界内,錾刻手持法铃、身披袈裟立于莲台之上的缘觉僧十三体,通体衬以缠枝蔓草鱼子纹。锡杖双轮上共錾文84字:“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臣弘悫。”知其为咸通十四年(873)文思院为迎取真身奉敕所造。锡杖又名智杖、德杖,为佛教法器。此器整体造型精美,形制宏伟,工艺精巧,等级最高,堪称佛门奇宝。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其公布为禁止出境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