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唐代
出土地点: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安市南郊出土
收藏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藏品介绍:
唐代称量银币。为长方形银板,浇铸成型,表面经过修整打磨。长28.5厘米,宽7.5厘米,重2075克。正面刻有两行铭文,左起第一行:“河南府伊阳县天宝十二载窟课银壹铤重五十两”;第二行:“天宝十三载五月 日使光禄大夫守司空兼右相文部尚书崇玄馆大学士集贤院学士修国史上柱国魏国公臣杨国忠进”。伊阳在今河南嵩县西南,是唐代北方最著名的银锡产地。“窟”指的是产银的坑穴,“窟课银”就是银矿开采的税银。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银矿窟在南五里,今每税银一千两。”伊阳县银矿从开元十五年(727)开始由政府征收矿税,每年税银就有1000两,说明产量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