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收藏鉴赏
松溪图
文章来源: 西岳庙文物管理处 发布日期: 2024-11-08 10:29
字号: 打印

时代:明代

收藏单位:西岳庙文物管理处

藏品介绍:

明代纸本立轴绘画,分两部分,上为画面,下为题诗。大小相若,均高30.5厘米,宽24厘米。属一失散的册页,后被装裱成立轴。作者董其昌(15551636),华亭(今属上海)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谥号文敏。擅画山水,渊源董源、巨然,崇尚以黄公望、倪瓒为代表的“元四家”山水画风,提倡“文人画”。董其昌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改学虞世南、王羲之,书风自成一体,对清代书坛有重要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又才溢文敏,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执艺坛牛耳数十年,为晚明杰出书画家。

《松溪图》为纸本水墨画,立轴,画面右上侧题有“松溪图  玄宰画”六字,下钤有阳刻篆书朱文“昌”印,侧落款“董其昌”。画面采用远山近景多层次构图,图中群峰高耸,危崖凸峭。巍峨的山脉绵延伸向远方,茂密的松林从山巅一直逶迤山下。群松与群峰互相遮掩,给人以灵秀俊美之感。近处的坡地上则稀疏地生长着数株松树,显得高大参天。寥寥数笔勾画的几间茅舍,虚实并用的笔法,巧妙地表现出生活于此的恬淡安逸。山石使用披麻皴,整个画面具有荒率之气。一望而知,具有鲜明的临仿“元四家”黄公望的风格。画风清新秀丽,笔意安闲温和,体现了画家所追寻的“禅”性。再看董其昌所书桂枝诗:“桂树生南海,芳香劲远山。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下钤两方阴刻篆书白文印,一方为“宗伯学士”,另一方为“董氏玄宰”。该诗以行草书写而成,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该图原为清代道光、咸丰两朝重臣华阴人李僡所珍藏,20世纪50年代李僡后裔捐赠给当时华阴县文化馆,现归西岳庙文物管理处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