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外交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会见期间双方达成的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内含“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关于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之合作协议书”。
2024年初,国家文物局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石窟所副所长陈卫昌组成工作组,前往法国参与巴黎圣母院火灾后保护修复工作。周萍表示,工作组从巴黎圣母院灾后修复措施中获得许多经验和启发,秦陵博物院携手巴黎圣母院将开展深度合作。
中法专家现场交流
修复措施和保护成效具有典范性
“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70-1265年,主体结构可分为大钟楼与教堂本体,自12世纪至19世纪进行过3次修复未改变其主要形制。2018年对巴黎圣母院顶部开始维修,2019年在进行顶部维修时导致火灾。
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现状
大火扑灭后即开展现场抢救工作。法国派出相关专家对现场进行内部坍塌物人工分拣、机器人分拣、建筑稳定性勘察评估和含铅粉尘测定与去除。为了更好地管理维修工作,总统马克龙任命乔治兰将军牵头负责巴黎圣母院重建,成立专门的“巴黎圣母院公共管理机构”,行政上隶属文化部,业务上指定3位“国家首席建筑师”负责具体修复工作,建设单位均由公共机构招标确定。
巴黎圣母院施工现场
巴黎圣母院失火后,对其内部进行考古发掘,发现部分建筑遗迹和铅棺;开展科学研究和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特别是金属文物的修复、石质文物修复;建筑主体维修,木质塔尖和梁架的维修基本完成,木塔外包裹铅板并逐渐拆除脚手架;教堂石质穹顶三处损毁部位2处已经合拢,1处因为设置升降装置暂时未合拢;火灾损毁品(木材、石雕石刻和金属制品)的储存与研究;还开展巴黎圣母院火灾后部分文物及修复过程特展、数字化展示以及网络和现场巴黎圣母院维修传统技术宣传活动。
巴黎圣母院施工现场
巴黎圣母院突发灾难性火灾,在全球造成巨大影响,民众为之震惊和遗憾。灾难是不幸的,但如何将不幸转化为积极保护世界遗产、消除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巴黎圣母院维修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即高规格管理机构有利于项目推动、展现成熟高效的管理和协调模式、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长期储备、维修实施与文化传承的有效结合、基础资料完备以保障维修科学性和社会资金注入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两处世界遗产地携手“火烧木”研究
巴黎圣母院木质结构主要集中在建筑的顶端,包括木塔和木质梁架,也是此次受损最严重的部位。巴黎圣母院建造和维修使用的木材均为橡木。法国是欧洲第一大橡木生产国,主要集中在法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法国橡木种类较多,其纹理比较紧密,橡树的生长速率越慢,其纹理则越紧密。巴黎圣母院维修,木梁架上使用的是80-120年树龄的橡木,木塔使用的是220-240年树龄的橡木。加工方式采用传统加工方式,使用传统工具,如各种斧子、刨子、线锯、刻刀等,人工加工制作。现场木材的连接方式,以榫卯为主,配合使用各类螺钉。木材直接使用原木,表面未做任何防虫、防潮、防火处理。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均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建筑方式为先开挖长方形竖穴土坑后,再夯筑隔墙作为承重墙,隔墙底边设置地栿,侧面搭建枋木,地栿上设置立柱固定枋木,防止隔墙倒塌,隔墙上方密集搭盖棚木,棚木上铺盖草席,其上再填土,最终形成一个密闭的土木结构地下空间。同时,坑道中还发现多处木质战车、兵器上的木质遗存等遗迹。
秦兵马俑一号坑火烧木材现状
巴黎圣母院和秦始皇帝陵是闻名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发生火灾,其木质屋架被严重焚毁;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在历史上也曾被大火焚烧过,两个世界遗产地通过木质遗存跨越时空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火烧木材遗迹(木炭)研究,可以开展中法两国古建筑木材用阻燃材料研究现状,分析中法两国古建筑防火技术异同点,开展两国木结构古建筑基本结构形式及古建筑常用木材选配调查,研究不同古建筑结构形式中火势蔓延、烟气运动规律及木材燃烧特性。联合开展针对古建筑木材用传统阻燃材料改性与新型阻燃材料研发、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研究,并在中法两国选取代表性古建筑进行应用示范。
秦陵博物院推进协议的落地生效
从2019年12月起,秦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开始就合作研究进行前期接洽,并初步达成土遗址保护合作研究意向。在国家文物局与陕西省文物局指导下,梳理法国合作机构的基础材料,汇集多方意见,深化合作研究基础,在2021年拓展木质遗存保护研究合作意向。
2019年中法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签署《关于落实双方在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2023年签署《2023-2025年文化遗产领域合作路线图》,2023年4月7日中国与法国发表《中法联合声明》。达成这些共识为新时代中法文化遗产合作做出机制性安排。
秦始皇帝陵
2023年5月,法国文化遗产代表团访问西安,在秦陵博物院就秦兵马俑项目合作进行交流,双方就具体合作内容、原则和形式等基本达成共识;2024年2月,秦陵博物院专家参与巴黎圣母院的保护修复工作,期间再度与法方专家讨论合作细节,确定协议基本内容。
2024年5月5日至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法国文化遗产科学基金会关于木质遗存与土遗址保护科学研究之合作协议书”纳入两国元首会见期间双方达成的联合声明和部门间协议。
本次合作研究将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统筹考虑双方文化遗产保护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一方面是开展木质遗存保护研究。联合开展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和秦始皇帝陵火烧木材遗迹(木炭)保护修复及价值认知研究;针对巴黎圣母院火烧木材和秦陵秦俑坑出土木炭及残存木质开展包括木材树种鉴定、保存状态评估、劣化机理、保护技术与方法研究,尤其是针对残存木质,还有木质修复研究。
另一个方面开展土遗址保护研究,针对秦陵秦俑坑土遗址以及法国作为建筑元素的土质材料,开展土遗址耐久性和稳定性、制作工艺、病害识别评估及损害机理等研究,开展遗址土体保护技术研究。
周萍表示,今后将围绕合作协议所确定框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认真落实合作协议内容,进一步深化中法两国间文物联合保护修复工作和世界遗产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彰显中法两个文化遗产大国为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所作的积极努力。(秦陵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