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10000435203931Y/2018-24016 | 发文字号: | 陕文物函〔2018〕288号 |
---|---|---|---|
发布机构: | 省文物局 | 公文时效: | 长期公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8-09-27 |
名 称: | 对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一次会议第375号提案的复函 |
类 别: B
签发人: 贾 强
姜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秦兵马俑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改扩建步伐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我局内容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文物博物馆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您所提出的推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兵马俑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的博物馆改扩建步伐,对于提升陕西博物馆的影响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保护、展示和利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4月18日,省委专题会议决定启动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兵马俑博物馆)改扩建和改造提升项目。三大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的重要抓手,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我局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此项工作。
一、陕西历史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情况
1991年建成对外开放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作为陕西唯一一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博物馆,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龙头和带动作用,在公众服务、社会教育、陈列展览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舍狭小、设备陈旧、功能落伍等各种积弊已突显出来,博物馆的发展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给公众提供更好的陈列展览和参观环境,2017年,我局指导陕西历史博物馆对其基本陈列进行了提升改造,并于2018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反响热烈。
4月18日省委专题会后,我局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均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积极与省发改委、西安市政府沟通对接。针对博物馆功能需求,组织专业人员赴各省市及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选址地点实地调研。省发改委及西安市政府多次到陕历博现场调研组织专题研讨。
本着“保护古都历史、传承华夏文明。完善城市功能、发挥集聚效应。注重文脉轴线、强化区域品质。彰显文化时尚、筑造城市地标”的选址原则,经与省、市、区有关部门多次协商沟通,对设想区域进行前期论证和有关费用估算,我们将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选址方案确定初步为博物馆东侧、昆明池等地,并将相关意见汇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兵马俑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进展情况
2013年9月,省政府下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意见》,将“秦兵马俑文化景区”列为全省30个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之一。2014年4月,省文化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评审通过了《秦始皇陵文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规划包括秦兵马俑一号坑展厅改造提升项目、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项目等32个项目。目前,秦兵马俑一号坑展厅改造提升项目改造设计方案已基本完成;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项目建设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于2017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随后实施了项目概念方案国际竞赛,并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博物馆标识系统、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已经启动了招标工作。通过一系列保护、展示项目的实施,全面提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公众服务能力,将秦始皇陵文化景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文化博物馆 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三、法门寺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基本情况
作为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珍贵文物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调整整体布局,优化调整游览参观路线,将馆内建筑单体分为原样保留、改扩建、新建三种类型进行展示利用,合理安排博物馆陈列展示、观众互动、公众教育、保护修复、安全保卫等功能区,建设满足游客参观需要的现代化博物馆。目前,博物馆改扩建初步设计方案即将完成。法门寺博物馆作为项目主体单位,应本着属地管理原则,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局也将积极督促、指导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全力推进法门寺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实施工作。
陕西省文物局
2018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