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10000435203931Y/2019-24056 | 发文字号: | 陕文物函〔2019〕178号 |
---|---|---|---|
发布机构: | 省文物局 | 公文时效: | 长期公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9-04-29 |
名 称: | 对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二次会议第504号提案的复函 |
类 别: B
签发人: 贾 强
周宏学委员:
您在陕西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关于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及服务质素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文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及服务质素的提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蓝田猿人,大荔人都是人类演进过程中的典型代表,半坡遗址、杨官寨遗址早已开启文明的曙光,陕北的石峁遗址、芦山峁遗址业已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其后更有周、秦、汉、唐等十四个王朝在此建都。陕西的文物遗存时间跨度大,等级文物多,大遗址分布广泛,具有至高性、唯一性等特点。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陕西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和保障,目前陕西已有各类博物馆300余座,数量仍在逐年增长。
近年来,针对提升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质素问题,我局从统筹全省博物馆发展,平衡地方差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高度,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硬件方面
我省博物馆事业起步较早,各地博物馆包括我省的几座国家一级博物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均因馆舍陈旧、活动场地限制面临硬件设施不足,接待能力有限的问题。
为了突出解决博物馆陈列场所拥挤,设施设备落后问题,我局先后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各地市博物馆建设,库房设施设备配备,展示陈列改造提升,文物修复利用。在我局的支持下,安康博物馆,渭南市博物馆,宝鸡市周原博物馆,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等先后建成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博物馆的展示陈列水平,更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参观需求和体验。
2018年,陕西省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改扩建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三大馆的改扩建工程,旨在彻底解决陈列面积狭小拥挤,场馆设施设备落后,展示手段不足,观众参观体验差等突出问题。同时,我局支持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也将填补国内考古类博物馆的空白。
二、软件方面
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质素的提高,也涉及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软件设施。近年来,我局先后组织举办了“陕西省博物馆藏品管理培训班”,“陕西省基层博物馆馆长培训班”“陕西省基层博物馆业务骨干培训班”,以及每年都在举办的“陕西省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通过大量的人员培训,业务轮训,切实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为充分发掘陕西的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我省各类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超过800个。结合我省实际,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推动全省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通过自主与联合发展,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物创意产品体系,逐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我省在全国率先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省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集体预约免费参观;编写全国首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作为乡土教材,并向全省8122所中小学10.2万个班级赠送丛书28.4万册;我省成立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联盟”和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各博物馆与学校结对子,开发“陕西省博物馆教育活动项目库”。每年,各文博单位开展“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山区”等教育活动1800余场次,将博物馆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我局支持各地博物馆实施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将声光电,AR,VR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到展示陈列和观众互动中。通过大数据对观众的参观行为、需求和兴趣点进行分析,调整展示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满足观众需求。支持陕西历史博物馆建设“陕西数字博物馆实体馆”,扩建西地下室为游客服务中心和青少年互动中心。同时,我局发起成立陕西“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推出了“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启动了“首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举办这些活动在推动文创产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为解决景区游客出行问题,我局协调有关部门开通了联通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院的旅游直通车。
今后,我局将继续秉承“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的理念,提升博物馆管理和服务质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文明和核心价值不断发扬光大。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文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
2019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