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对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复函

对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 2020-05-08 10:11
字号: 打印
索 引 号: 11610000435203931Y/2020-24156 发文字号: 陕文物函〔2020〕159号
发布机构: 省文物局 公文时效: 长期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0-05-08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复函

类  别: B

签发人: 周魁英

刘吉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秦岭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践路径的提案》(第123号)收悉,现就涉及我局内容答复如下:

一、秦岭区域文化资源基本概况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4朝在此建都,缔造了优秀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及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秦岭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人文历史悠久,承载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各个历史阶段,有“中华龙脉”之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表明,陕西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其中,秦岭区域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5220处。

二、我局开展秦岭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情况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立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发展文化”的理念,不断提升秦岭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水平。

(一)开展文物资源调查,摸清秦岭文化遗产的家底

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我省于2007年至2011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了深入加强秦岭文化遗产保护,2017年,我局又组织开展了秦岭区域文化资源专项调查,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实施了“秦岭文化遗产资源考古调查与保护规划”研究课题。经调查,秦岭区域46个区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56处。目前,对秦岭区域所涉及的文物类型、数量和分布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二)完善法规制度建设,规范文物保护管理

为进一步做好保护管理工作,我局组织编制完成了包括秦岭区域293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规划》,还有54处正在编制中。《管理规划》的不仅明确了秦岭区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还落实了保护责任,开创了新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操作性。为提高我省文物建筑抢救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我局组织编制了《陕西省文物建筑日常保养维护技术导则(试行)》,并于2017年12月正式印发,该《导则》加强了秦岭区域内的文物建筑的日常性养护工作,完善了工作制度,提升了管理水平。

(三)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实施文物保护工程

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和省政府的重视下,我省争取和投入资金9200多万元加大了秦岭区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工作,先后实施洛南文庙、骡帮会馆、凤凰街民居、开明寺塔、醴泉寺大殿、武侯祠大殿、龙岗寺遗址、圣水寺、城固城隍庙、萧何墓等50余项文物保护工程,较好的改善了秦岭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存现状。

(四)指导支持展陈提升,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秦岭区域县级博物馆及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水平,我局先后指导了镇巴县、洋县、城固县、旬阳县、佛坪县等县级博物馆完成展示提升,充分发挥县级博物馆的作用;指导支持了山阳骡帮会馆、禹王宫,旬阳杨泗庙、黄州会馆、红军起义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佛坪上沙窝红军旧址、国立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等的陈列展示,深入挖掘遗址本身的文化内涵,借助新技术新手段,讲好背后的故事,让深藏秦岭之内的文物活起来。

(五)加强基层人员培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为全面提升全省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保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全省文管所提档升级,科学规范的开展保护管理工作,2016年至2017年,我局先后举办了关中和陕南地区文管所保护管理提升培训班,对秦岭区域所涉及的西安、宝鸡、渭南、商洛、安康、汉中等市各区县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管所保护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明确了文物保护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流程,提升了秦岭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工作。

关于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建立秦岭文化博物馆”和“设立秦岭文化遗产保护事项的专门机构”的意见很好,但由于秦岭范围广大,涉及不同的市、县等行政区域和不同的政府职责,需要在省政府层面研究,做好顶层设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您提出的创新秦岭文化保护工程实践路径,我局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法依规做好秦岭区域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秦岭区域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秦岭区域文物保护规划,制定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规定;严把秦岭区域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核审批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指导当地文物部门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确保文物安全。二是创新秦岭区域文物保护利用方式。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健全社会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加强非国有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加大国有文物资源基础信息数字化保护和开放力度,加强业务支持指导,创新展示方式,扩大文化影响力。三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建设。落实地方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加强文物行政机构建设,通过进一步对秦岭区域的文物管理部门工作职责、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文管所、博物馆等基层机构的保护管理工作水平。

感谢您对我省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           

2020年5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