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962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962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1-07-27 08:31
字号: 打印
索 引 号: 11610000435203931Y/2021-00465 发文字号: 陕文物函〔2021〕392号
发布机构: 省文物局 公文时效: 长期公开
主题分类: 文物 发布日期: 2021-07-27
名    称: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962号提案的答复函


别:B

                                      签发人:马宝收

姜波委员:

您在陕西省十二届委员会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大力保护挖掘陕西红色革命历史资源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文物工作的关于与支持。现就涉及我局内容回复如下:

蓝田历史悠久,是人类先祖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萌发地之一。蓝田革命历史价值内涵丰富在此成立了关中地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鄂豫陕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不仅发展壮大了鄂豫陕根据地的革命力量,而且有力地配合了川陕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我省安排部署对全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全面普查,摸清革命文物家底。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蓝田县现有革命旧址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点6处;有革命类纪念馆2座,馆藏文物49件,其中三级文物14件。

赵伯平(1902—1993),字勖哉,男,汉族,1902年出生于陕西省蓝田县,中学文化程度。1927年参加革命,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直辖的西安市委书记兼警备区政委、西安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长、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宣传部部长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陕西省政府党组书记、常务副省长、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等职。

赵伯平故居,位于蓝田县孟村镇康禾村一组,为清末民国初期民居,坐北朝南,土木结构,面阔三间。旧居南邻村水泥路,北侧为空地,东临其侄子赵西昌家。由于年久失修,旧居房屋倾斜、屋面坍塌,保存现状不佳,未列入不可移动文物。据了解,该房屋是赵伯平同志生长居住过的地方,也是赵伯平同志早年在白鹿原时期进行革命活动的聚集点之一。

对于您提出建议答复如下:

一、建议一对赵伯平故居的保护传承意义重大,拟采纳。我局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依据《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开展文物认定工作今年,我局已指导西安市文物部门对赵伯平故居进行了勘查,蓝田县文物局聘请专业公司编制了蓝田县革命老区旧址、纪念馆维护和改造项目方案(包括赵伯平旧居屋顶翻修),据了解目前有关资料已上报蓝田县财政局。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正在开展黄河流域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工作指导西安市调查中,加强白鹿原及周边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对赵伯平故居的历史价值内涵和保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指导西安市及蓝田县文物部门,做好赵伯平旧居文物认定公布及保护维修工作,提供陈列展示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促进白鹿原地区革命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弘扬

二、建议二对赵伯平故居的保护利用及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功能具有指导意义,拟支持。在对赵伯平故居文物认定的基础上,我局将积极配合西安市白鹿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业务指导、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支持,与宣传部门协调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功能,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文物事业的关心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        

20217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