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10000435203931Y/2022-00246 | 发文字号: | 陕文物函〔2022〕310号 |
---|---|---|---|
发布机构: | 省文物局 | 公文时效: | 长期公开 |
主题分类: | 文物 | 发布日期: | 2022-07-26 |
名 称: | 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357号建议的答复函 |
类 别: B
签发人:罗文利
王浩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红色旅游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陕西文物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现就涉及我局内容回复如下。
陕西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包括中国革命标识延安宝塔在内的丰富革命历史遗存。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24处(1310个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全省共有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收藏革命文物40703件套。现有依托革命旧址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9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6处。
对于您提出建议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强化陕北板块“红黄结合”
陕北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我局一直高度重视陕北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革命文物在陕北地区红色旅游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组织编制《陕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等相融合,以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促进陕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近三年,我局累计投入约1.5亿元,实施了鲁艺、西北局、沙家店战役遗址粮站等革命旧址保护维修工程,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陕北三战三捷纪念馆等陈列展示项目,有力提升了陕北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突出片区规划引领作用,坚持连片保护、整体展示理念,重点实施西北革命根据地子长旧址群、长征入陕旧址群、李家崖毛泽东旧居旧址群、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群等保护维修项目,做好陕西长征、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主题革命文物展示工程,持续提升陕北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为陕北地区的红色旅游注入新鲜血液。
二、进一步推进关中板块“红古结合”
关中地区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汇聚了大量的革命文物资源,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渭华起义旧址等,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依托。我局高度重视关中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开展了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基本摸清关中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及保护利用现状。成立革命文物专家库,深化关中地区古建筑红色文化内涵的研究。实施西安事变旧址杨虎城止园别墅陈列展示、渭华起义旧址陈列展示、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保护维修、马栏革命旧址保护维修等多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推动关中地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提升。充分运用新方式、新方法、新理念,加强关中地区革命文物的传播,推出“红旗漫卷——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为示范点,建设陕西“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线下体验中心,指导西安沣东管委会运用5G+AR/VR等技术打造“红色会客厅”,充分运用微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革命故事,拓展了革命文物的传播方式,革命文物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下一步,我局将重点推进马栏革命旧址、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等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落地。指导支持做好葛牌镇革命旧址群、”两当兵变”策源地旧址等长征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工程以及西安全面抗战旧址群、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等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工程,为关中地区“红古结合”模式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开发陕南板块“红绿结合”
陕南地区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丰富,多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伴而生,如汉中市洋县华阳景区,依托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华阳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革命旧址,形成集红色旅游、自然生态、古镇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佛坪县依托上沙窝红军旧址,打造集红军文化展示、农耕文化体验、体能训练体验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为充分发挥陕南红色资源优势,我局组织编制《川陕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推进川陕片区革命文化研究、深化川陕片区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研究和阐释。2021年我局组织开展了“陕南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全面摸清汉中、安康、商洛三市辖区内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及保护利用现状,补齐陕西南部地区革命文物工作短板。近三年,累计投入约1800万元,先后实施川陕红色交通线南郑驿站宏济宫保护维修工程、佛坪县上沙窝红军旧址陈列布展项目和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建党100周年主题陈列展示等项目,川陕片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得到提升。
下一步,我局将以片区保护为抓手,加大川陕革命根据地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扎实推进“陕南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成果转化,重点实施豫鄂陕根据地旧址群、红二十九军革命旧址群、旬阳红军纪念馆等革命文物保护项目,指导支持做好红二十五军革命旧址群、红四方面军长征系列旧址等长征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工程,进一步促进陕南地区“红绿结合”旅游模式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革命旧址保护工作
我局高度重视全省革命旧址保护工作,近三年,累计投入约2亿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完成了“黄河流域革命文物资源调查”田野调查,下一步将推动调查成果的整理、认定,公布陕西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强化革命文物鉴定及征集。开展实施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水草湾革命旧址等52项革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加大革命文物安全防控建设资金投入,增设安全监控系统,实施安防、技防和消防项目17项。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先后实施了陕北革命旧址保护修复、延安市老城区重点革命旧址环境整治提升等多项革命文物保护专项工程。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对全省、片区、文保单位等类型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公布的支持指导力度,建立并完善全省革命文物保护规划体系,推动点、线、带、片贯通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格局的形成,促进革命文物管护水平提升。高质量完成《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依据;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要求,按时完成陕甘、川陕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规划,发挥陕西在片区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长征、抗战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编制及公布,指导支持地方人民政府稳步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公布,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展示、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对全省革命文物保存状态进行评估,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组织技术力量,研究编制《革命文物日常管理工作手册》,指导文保单位树立预防性保护理念,提升旧址管护水平。积极促进文旅融合,梳理相关主题游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推动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真正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文物事业的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
2022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