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10000435203931Y/2022-00299 | 发文字号: | 陕文物函〔2022〕430号 |
---|---|---|---|
发布机构: | 省文物局 | 公文时效: | 长期公开 |
主题分类: | 文物 | 发布日期: | 2022-09-02 |
名 称: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809号提案的答复函 |
类 别: B
签发人: 罗文利
刘勇委员:
《关于搭建收藏展示交易平台、繁荣藏品文化市场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文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涉及我局的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我省民间收藏文物基本情况
民间收藏文物主要有非国有博物馆和个人收藏两种形式。非国有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由社会力量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设立,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6月底,我省登记备案非国有博物馆共112座,占全省博物馆总数的32%。个人收藏除合法继承、赠与、交换、转让外,主要通过文物流通(文物商店和文物拍卖企业)获得。截至2022年6月底,我省登记注册的文物商店22家,文物拍卖企业18家。
二、我省民间收藏文物管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立足我省实际,不断探索民间收藏文物管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非国有博物馆管理方面:1.政策扶持,助力发展。指导非国有博物馆集中的西安市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暂行)》,建立非国有博物馆绩效考核制度,每年拿出一千万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考核优秀、公众服务突出的博物馆给予奖励。积极与财政、税收等部门沟通,减免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等税收较重博物馆的部分税收,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向国家税务总局和省政府报送专题报告,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省非国有博物馆税收减免问题。2.专业支持,提升水平。将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纳入《陕西省博物馆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陕西省博物馆改革实施方案》,在陈列展示、藏品管理、人员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的业务指导。在全国率先实施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的对口帮扶;积极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藏品保管、鉴定评估等咨询服务;支持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之间的展览交流、合作办展;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不定期免费举办非国有博物馆管理、业务人员培训班。以上种种,进一步提升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办馆水平和公共文化惠民能力。3.资金支持,保护遗产。我们对具有门类特点、致力于抢救濒危文化遗产、填补某领域空白或稀缺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如对大唐西市博物馆在遗址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等方面补助专项经费近700万元,补助关中民俗博物院文物保护、陈列布展等经费1400万元等。
(二)文物流通管理方面:1.组织研发全省文物购销拍卖信息与信用管理系统,探索实现文物流通领域信息化管理。为进一步提升文物流通领域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我局在全国率先组织研发了全省文物购销拍卖信息与信用管理系统,正式启用后将实现文物流通信息化管理。2.突破传统,以“互联网+”模式引领文物流通领域改革。2016年,我局指导、支持成立了长安文博文物商店,该商店是全国首家利用互联网建立的、囊括了国内几乎所有国有文物商店的线上交易平台,突破了传统文物商店的销售管理模式,是“互联网+”在文物流通领域的有益尝试,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3.在全国率先开展制度化、常态化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陕西省文物总店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在全国率先开展制度化、常态化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陕西省文物局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单位工作规程(暂行)》,于2020年6月1日起面向社会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免费公益鉴定咨询服务,这是文物系统切实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和构建“多层次文物鉴定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在于向社会公众传播文物鉴定知识、倡导理性收藏,引导建立风清气正的民间文物收藏环境,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中国文物报》《今日头条》《中新网》《文化艺术报》《文博圈》《陕西网》《三秦都市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此都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4.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更好地为企业做好服务。积极落实省政府行政审批改革工作要求,将“文物商店的设立许可”委托至各设区市文物行政部门,做好自贸区、功能区“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事项委托工作。不定期组织召开文物流通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扑下身子解决问题。5.加强培训,强化从业人员法规意识。多年来坚持举办全省文物拍卖管理及业务培训班、全省文物商店管理及业务培训班等,组织编印《社会文物管理法律法规汇编》,进一步增强了从业人员法规意识。6.积极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工作。2016年,我局指导陕西省拍卖行业协会成立了文化艺术品专业委员会,并承办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首届年会。支持协会组织举办“陕西文物艺术品首届联合拍卖会”,这是我省文物拍卖企业首次举办的大型联合拍卖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对提案涉及我局内容的答复意见
一是进一步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非国有博物馆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国有资产设立,其建设主体为社会力量。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局将以“四个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基础,一手抓示范;一手抓数量,一手抓质量;一手抓硬件,一手抓机制)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在政策、智力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对接协调税务、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争取各方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支持政策早日落到实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公众服务突出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支持。继续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公众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智力支持。
二是进一步加强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引导建立风清气正的民间文物收藏环境。不断探索文物流通领域新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让企业有更好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继续做好制度化、常态化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和文物鉴定公益讲座,向社会公众传播文物鉴定知识、倡导理性收藏,引导建立风清气正的民间文物收藏环境,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今后,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在现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深入探索创新民间收藏文物管理方式,不断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助力文化强省。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
2022年9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