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10000435203931Y/2023-00194 | 发文字号: | 陕文物函〔2023〕577号 |
---|---|---|---|
发布机构: | 省文物局 | 公文时效: | 长期公开 |
主题分类: | 文物 | 发布日期: | 2023-08-15 |
名 称: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55号提案的答复函 |
类别:B
签发人:罗文利
陈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陕西全面推进“小手拉大手 文物进校园”的建议》(第65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文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文物进校园常态化等有关建议对我局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开展文物进校园的建议回复
一直以来,我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率先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始终,成立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联盟”,指导近百家博物馆与各个大中小学校开展结对子活动,推动博物馆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编写的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作为乡土教材,向全省中小学所有班级赠送28.4万册。同时并与西安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指示精神,以曲江第二小学及其儿童博物馆的做法为示范,逐步在西安推广,努力让博物馆成为学校、让学校成为博物馆。另一方面,我局与省教育厅合作,签订框架协议,联合下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指导各博物馆与学校紧密结合,开发相关课程、开展专题教育活动,联合学校共同培养双师型人才,助力“双减”。我省也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博物馆历史文化进校园”试点省份,全省年均举办各类文物教育活动上万场次,文物进校园活动5000余场次。
二、关于“文物进校园”多媒体传播矩阵的建议回复
为进一步拓宽文物传播渠道和方式,我局联合中国移动建成“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互联网+革命教育”平台、数字博物馆等,不断推进博物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文物数字资源共享。同时利用“文物陕西”新媒体矩阵、“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微信公众号等,与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联动,宣传展示优质博物馆课程、传播“博物馆进校园”成果。
三、关于启动一批“文物进校园”创新性示范学校的建议回复
借助“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平台的桥梁作用,各博物馆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辖区内学校密切合作,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且成果显现。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曲江二小共同研发“盛世壁藏 千年华光”研学课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与南门小学“博悟·搏艺——汉代体育运动双师课堂”“博悟·四季——二十四节气等等。此外我局在与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13个厅局联合下发的《陕西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到“在全省遴选有条件的中、小学校,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博物馆”。目前该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
2023年8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