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610000435203931Y/2023-00195 | 发文字号: | 陕文物函〔2023〕578号 |
---|---|---|---|
发布机构: | 省文物局 | 公文时效: | 长期公开 |
主题分类: | 文物 | 发布日期: | 2023-09-13 |
名 称: |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569号提案的答复函 |
类别:B
签发人:罗文利
薛宏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民营博物馆发展的提案》(第569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历来高度重视非国有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博物馆条例》公平对待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的规定,通过政策、技术、人才等一系列扶持措施,鼓励、支持、引导我省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
一、政策扶持,加强顶层设计
指导西安市在政策扶持非国有博物馆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暂行)》等建立非国有博物馆绩效考核制度。与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13个厅局联合下发《陕西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采用“民办公助、联合办馆等方式探索非国有博物馆在运营管理、税费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新路径”,“通过提供业务指导、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措施,鼓励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向公众提供服务”等,再次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政策扶持。
二、资金支持,激励高质量发展
按照国家七部委《关于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精神,18年至20年连续三年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减免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共计1137万,在文物保护方面补助专项经费近2000万元;对大唐西市博物馆在遗址保护、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等补助专项经费近800万元。特别是西安市从2012年起设立了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对全市参与年度考核的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进行补助。该专项资金2021年至2025年以每年200万的增幅,将逐步增加到2000万。2012年至2021年,共计兑付8000余万元,其中2020年度兑付1250万,涉及39座非国有博物馆,覆盖全市约59%的非国有博物馆,最高奖补181万,最低奖补8万;评审一类博物馆4座,运行补助各50万。此外榆林市榆阳区、神木市等也设有非国有博物馆专项资金,对辖区内新备案设立的博物馆给予一次性奖补。
三、业务指导,提高办馆质量
强化专业指导,在陈列展示、藏品管理、人员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指导,规范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的对口帮扶,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事变纪念馆等国有文博单位离退休专业人员,到大唐西市博物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非国有博物馆任职,参与博物馆管理;积极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藏品保管、鉴定评估等咨询服务;支持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之间的展览交流、合作办展;加大人员培训力度,近三年先后免费举办20余期的基层博物馆馆长、讲解员、保管员等培训班。联合省文旅厅、省教育厅开展陕西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评选活动,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等非国有博物馆纷纷入选;西安城市记忆博物馆、曲江艺术博物馆、西安起良蔡侯纸博物馆等一大批非国有博物馆的特色研学课程入选西安市博物馆研学活动推介。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关于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等建议,我们在《陕西省博物馆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陕西省博物馆改革实施方案》中均有明确。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的业务指导,通过文物游径等形式带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同时积极加强与税务、财务、国土等有关部门的联络、协调、沟通,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符合条件及综合绩效评价较高的博物馆给予支持。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文物局
2023年9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