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陕西省文物局关于社区博物馆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陕西省文物局关于社区博物馆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17-05-10 10:36
字号: 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工作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住群众乡愁、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基本概念 本意见所指社区博物馆是为了更好地延续因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脱贫攻坚、避灾脱险、重大项目建设中被割裂的文化记忆,依托新型社区或村内空闲场所,通过人、物、图、史的展示,讲清历史、讲好故事,以留住当地群众乡愁、提升新社区文化凝聚力的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良性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彰显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相融合陕西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我省博物馆体系为抓手,以留住当地群众文化自信根脉为目的,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战略,树立“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新理念,厚植道德沃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基层文化窗口的建设,为实现追赶超越、推动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博物馆在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社区过去、现在、将来的展示,建立文化纽带,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着力用千百年来形成的向上向善、睦邻友好、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培养群众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

坚持“开放共享”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博物馆植根于广大乡村、广大民众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社区博物馆的建设,凝聚共识,整合周边自然和人文资源,促进文物与文化、旅游、农业、交通、林业、住建、科技等有机融合,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智慧转化为当代人文精神,以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为基础,发展乡村游、民俗游,提升当地群众生活品质,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总体目标 争取到2020年,打造一批覆盖全陕、特色鲜明、示范性强、服务基层的社区博物馆,构建起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博物馆体系, 将社区博物馆建设成为寻乡愁、寻记忆、寻根脉、循发展的精神家园。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公民道德素质明显提升,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基本形成,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以人为本,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建设彰显当地文化根脉的社区博物馆

各级文物部门与文化、民政、农业等部门联合,指导乡镇政府依托移民搬迁后的新建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传统村落、闲置校舍等场所和设施建立社区博物馆,把孝亲文化、诚信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深入诠释陕西人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务实进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精准实施,让优秀文化植根于百姓心中,建设符合国情、省情的社区博物馆

社区博物馆采取设立申报制度,由各市文物行政部门筛选本地区符合条件的社区博物馆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申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遴选出的条件成熟、具有示范性的社区博物馆进行挂牌,并以“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经费支持。建设社区博物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博物馆选址:

(1)首选资源相对丰富、区位优势比较明显、人口具有一定规模、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已有陈列展示或展示条件成熟的社区。

(2)依托工业遗产、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古村落等建立社区(村)博物馆。

(3)社区(村)可结合当地现有文化站、村史馆、文管所等场所,提升改造成社区博物馆。

2、主要功能:具备博物馆基本的陈列展示、藏品保管、宣传教育功能。

3、基础条件:建议有60平方米以上的展厅,有20平方米以上的机动空间,保障基本展览展示展演需要;有100件以上能够支撑陈列展览的藏品;有3名以上管理、宣教等工作人员。

4、展示内容:

(1)历史渊源:通过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的介绍,展示新社区组建之前各个自然村的历史沿革、农事百工、文化遗产、民俗家风、乡贤文化等,留住当地群众的乡愁和历史记忆。

(2)新社区发展:讲清楚移民搬迁的来龙去脉和新社

区的整体架构、社区文化、远景规划等,彰显居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升新社区的文化凝聚力。 

(3)建立原住地与新社区间的文化纽带。通过对原住地中老房子、老牌坊等纪念性标识的保护和展示,强化相互间的关联度,做到“文化留人”。

5、管理模式:鼓励社区居民通过人人参与、人人爱护、人人奉献的方式建立博物馆,树立“博物馆建设 人人有责”的观念,采用居民集体管理模式保障博物馆的运营。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各市、县、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保护和展示见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物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社区博物馆。各市文物行政部门要制定本区域社区博物馆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对社区博物馆的业务指导。同时,指导区县级博物馆开展对社区博物馆在陈列展览、藏品借展、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帮扶,指导社区博物馆按照《博物馆条例》要求,科学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二)经费保障。社区博物馆建设资金采取“省上补助一点、市县配套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博物馆建设。

(三)人员保障。鼓励“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服务人员、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和其他公益性岗位人员专兼职从事社区博物馆管理和服务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