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

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

发布日期: 2013-06-04 11:06
字号: 打印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台塬,蕴藏着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山川灵秀,分布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山陵,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从古都西安西行进入乾县境内,极目西北,苍茫烟云衬托着三座挺拔峻峭的山峰,耸立于茫茫苍穹之下,远望就象一新浴之后的少妇披着长发,仰面躺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就是享有“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称的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其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地——乾陵。

    据《唐书》记载,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高宗李治取葬梁山,号为“乾陵” 。唐高宗神龙2年(公元706年)大周女皇武则天与大唐高宗李治合葬乾陵。

    1961年4月,乾陵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遗址区各项旅游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提升,旅游市场日趋成熟,2001年初,乾陵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委全国首批AAAA级景区。目前,乾陵已成为陕西大西安旅游圈西线汉唐文化观光游览的重要景点,在全国2000多家旅游景区特别是帝王陵墓景点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乾陵拥有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

    乾陵大遗址是一首凝固的史诗。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仅是记录“人类文明的刻度”,更重要的是它以自身的神秘、震撼、不可再生、不可复制而成为了绝版的旅游资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

 

乾陵十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举世无双的二帝合葬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这在中国古代帝王墓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陵墓史上也非常罕见。陵园气势雄伟壮观,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有内外两重城墙,内垣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门合围而成,总面积240万平方米,象征京城长安的皇城。外垣在内垣的格局上向四围扩展220米,相当于官员和土民居住的郭城。内垣和外垣合围之地成为陵园。陵域有柏树成行,遮护陵寝,谓之柏城。唐乾陵作为人类足迹和地下宝藏,饱含着前人对后人的奉献和功德,与其他种类文化遗产相比更显得珍贵,陵园规模和文化价值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泰姬陵等世界著名大遗址相媲美,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文化神韵。

    第二大看点-----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

    乾陵位于长安西北,在八卦中属于”乾“位,而且在《周易》中,乾卦为“天”卦,各爻取龙为象。陵园立渭河之北,居梁山之颠,既禀黄土高原的敦厚磅礴之气,又揽八百里秦川之宽广辽阔,是一块天赐的风水宝地。梁山三峰高耸,主峰直插天际,南两峰东西对峙,为陵之天然门户。东隔泔河与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与娄敬山、歧山相连。泔、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围住地中龙气,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龙脉圣地”。乾陵将天然地形与人工建筑和谐地融合于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精神的最高境界。据传,袁天罡与李淳风不谋而合选址梁山,断定为龙脉圣地。随后遭遇三次大规模的盗墓活动,都因“风雨不可发”而幸免于难。

    第三大看点-----“因山为陵”的葬制典范

    乾陵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至睿宗朝初期才始告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依山为陵的帝陵模式从乾陵时成为定制,从此奠定了后世帝王“依山为陵”葬制的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东方帝王顶级权势造就的伟大陵墓,陵园布局与形制真实反映盛唐时期帝王陵墓制度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唐乾陵历经千余年始终没有过被盗掘过,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当文物保护技术达到永久无损的高水平时,沉睡地下千年宝藏一旦出土,就像当年兵马俑、法门寺发掘一样,必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许多专家这样形象的预言,乾陵一旦发掘,必将石破天惊,成为继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四大看点-----充满神秘的司马神道

    乾陵神道气势宏伟,历时1300余年,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气势。它是通向祭奠的导引大道,又称御道、司马道。当人们踏入此道,庄重森严、充满神秘的感觉悠然而生。这也是皇帝进入“天堂”的路标,当年两位皇帝隆重、庄严、肃穆的葬礼就是在这宽阔的神道上举行的,从此也就成了皇帝灵魂出行的专用之道。1994年国家投资150万元,用45031块青石,花费近一年的时间铺设了原来的古道。神道南起华表北到狮子脚下,全长700米,宽20多米,成为乾陵一处独特的景观。

    第五大看点-----古代大型石雕艺术的杰作

    唐朝国势强盛,文化艺术水平高。乾陵的营建水平和规模也成为帝陵建造史上的典范,是中国古代最早形成正规的石雕陈放制度的帝王陵,它陈放的石雕作品数量也最多,共有128件大型石雕。内城东、西、北三门外原各有石狮2尊,现存3尊;北门外另有仗马及牵马人各3对(号称“六龙”),2008年考古人员又勘探发掘出石虎一尊。其余100余件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纵贯南北长达600多米的神道两侧。由南向北,分别置有华表1对、翼马2匹、鸵鸟1对、仗马及牵马人5对,直阁将军(翁仲)10对,无字碑和述圣纪碑各一通,六十一尊蕃臣石像和石狮1对。乾陵石雕,形象生动、高大雄浑、刀法细腻、手法多样,传统技术和外来文化相结合,精美绝伦,天下奇珍,是中国现存古代大型石雕艺术的杰作,被誉为唐代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

    第六大看点-----生态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乾陵居于梁山颠,从北面看像一座金字塔,其势卓立而不孤,高峻而不险。山脉在高坡的断代层上形成南北三座山峰,北峰最高,乾陵的玄宫就营造在北峰的半山腰上。南二峰略低,其山势挺拔峻秀,浑圆如乳,且东西对峙,为乾陵的天然门户。从东南方向看,这样的山脉形态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美丽画卷,使乾陵酷似一个美女仰卧在苍穹之中,妙不可言。站在梁上之巅,可眺终南之秀丽,可观长安之灯火,可接五凤之瑞气,可恋九堫之昭陵。整个陵园,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容大自然为一体。汇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兼取儒道佛三教之长,把帝王的尊严、文治武功、中外友善、强盛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七大看点-------百谜难解的无字碑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不愧为历代群碑之冠。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这块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人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游客们到乾陵来,几乎都要在无字碑前驻足,或凝眸注视,或摄影留念,或指点评说。无字碑在无数游人眼中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女皇武则天的象征。无字碑唐时而立,但不铭唐人一字,留下诸多待解之谜。到了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题字于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其中阳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统经略朗君行记”, 是用罕见的女真文字镌刻而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第八大看点----丝路之路上的胡人风采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王朝,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都市,来自外国和西域的使节、僧侣、留学生、商人、艺人络绎不绝,这些人就是史书中记载的胡人。以胡人形象塑造的俑,就被考古学家称为“胡俑”。《丝路胡人外来风——唐代胡俑展》,是将建国以来出土的胡俑和新发现的珍贵文物,集中在一起举办的一个专题陈列,也是海内外第一次举办的以胡人为专题的人物造型展览。本展览由魅力大唐、丝路灵魂、乐居长安、胡风东渐四个部分构成,共展出精品文物一百余件。多姿多彩的胡俑,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不仅从中了解到唐代胡人在长安城的活动状况,而且对一千多年前的古都长安,所发生的震撼世界的文明大交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有益于看待当今社会的国际合作。

    第九大看点----盛唐绘画艺术的地下画廊

    唐墓壁画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为典型的一种表现形式。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墓室壁画,等级高、篇幅大、内容多、题材广、作品精,特别从制作方法、丧葬制度、规模形式、本体内容以及丧葬观念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和飞跃,成为我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的奇迹。乾陵陪葬墓壁画尤以《宫女图》、《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阙楼仪仗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等最为著名,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已成为国宝级壁画藏品。永泰公主墓石椁内外四壁,用凹线镌刻着神态各异的人物、花草画十五幅,再现了一千多年前唐王朝宫廷的生活场景与时代气息,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宫廷生活、服饰制度、对外交往、建筑风格等多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艺术史料。

    第十大看点-----星罗棋布的陪葬墓群,

    乾陵陪葬墓位于陵园东南方向。据史书记载,共有17座陪葬墓,均以封土为墓。它们的主人是: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邠王李守礼、义阳公主、新都公主、永泰公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中书令薛元超、特进刘审礼、礼部尚书豆卢钦望、左仆射杨再思、右仆射刘仁轨、左卫将军李谨行、右武卫将军高侃。分别依墓主人生前的地位高低,由近及远排列。由于年代久远,墓前碑石流失毁坏,所以很难辨别各个墓冢的主人。1960年至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左卫将军李谨行五座墓,这些墓虽然都曾被盗,但出土文物仍高达4000多件,壁画1200平方米,石雕线刻画近150平方米,是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对外关系的宝贵实物资料。

 

    乾陵拥有高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乾陵地处陕西省 “一线两带”中心地带和西(  安) 咸( 阳)半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具有依南带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距省会西安 60  公里,距西安成阳国际机场 3 5 公里,南距陇海线3 0 公里,3 1 2 国道、1 07 省道、福银高速绕乾陵而过,1 08 、209省道及周边县市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一)公共交通

1、在西安火车站乘坐西安市公交游3可直达乾陵。

2、乘坐西安西线一日游参观乾陵---法门寺等。

3、从西安城西客运站乘坐前往乾县的高速大巴。

(二)自驾游:

1、驶出西安市西三环六村堡收费站

2、沿绕城高速

3  沿机场高速开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方向,沿G70(西安---长武)高速,乾县或乾陵出口下即可。

4、从宝鸡法门寺景区沿S209东行40公里到乾县----乾陵

5、沿关中环线至礼泉县,在礼泉县右转上福银高速至乾陵出口下,直达乾陵。

6、沿312国道到达乾县境内,乘坐旅游3路公交车可到达乾陵任意一个景点,车票3—5元;另外可乘坐乾县出租直达乾陵,票价15—20元。

7、沿312国道到达乾县境内,直达乾陵。

(三)景区内交通:

乾陵景区内设有旅游观光车,每人20元,带您参观乾陵每个景点,方便又省时。

 

     乾陵拥有风味独特的地方美食

 

    乾州是乾县的旧称。在这个民风淳朴、物产丰富的地域,人们以小麦为主食,并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做出了各种花样的面食,“乾州四宝”便是最有特色的地方风味。 

    “乾县锅盔”-------相传在唐代修筑乾陵时,因工程浩大,征集了数以万计的民工,饭食很难供应,民工为解决生活问题,便用自己的头盔烙饼,这样烙出来的饼状似头盔,故名为“锅盔”。乾陵竣工后,锅盔也随着乾陵一路发展走来,流传至今。在其流传的过程中,随着用具的革新、经验的总结和技术的改进,乾县锅盔的质量越来越好,它外表呈圆形,边厚心薄,内里干酥,从中心到周边有如阳光四射般的条纹,火色均匀,看上去就像一个盛开的大菊花。用手掰开层次分明,入口则香浓酥脆,下咽则回味无穷,成为咸阳乃至陕西民间风味独特的传统小吃。

    “乾州豆腐脑”----吃一口温润的豆腐脑,就一口香酥的锅盔,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很多简单的小幸福。“乾州豆腐脑”选用颗粒饱满的黄豆制作而成,制成的豆腐脑翻而不碎、搅而不散、味浓辣香、鲜嫩可口。虽然各地都有豆腐脑,且制作方法也大体相同,但据说由于乾县的水质特别,因此风味也就更为独特。

    “乾州挂面”----它采用上乘精白面粉,加入盐水和面,把面搓成长条后,挂在一人多高的面架上,面条依靠自身的重力不断向下拉长拉细,直至细如发丝。乾县挂面的汤很有讲究,兑有陈醋,添上五香调料,加入香油、大油,佐以葱末、香菜、嫩韭菜、碎白菜心、碎鸡蛋饼等作为“漂稍”,将面煮熟后在凉开水中冰过,然后再挑入碗中,浇汤即可。不过有意思的是,一向豪爽的北方人吃乾县挂面却讲究面少汤多,一两碗是远远不够的,故而也有了“吃三十碗才抬头”之说。

     “乾州馇酥”----传说馇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乾县小吃中历史最为悠久。唐代祭祀乾陵时作为供品,偶然的机会传入民间。所以远道而来的客人若想一品味美价廉的宫廷美味,乾县馇酥是再合适不过了。正宗的馇酥是用面粉、马油、盐、菜籽油加工而成,里面加入了冰糖、青红丝、核桃仁等丰富的内容,在油锅里煎炸后金黄酥脆,很受游客欢迎。(乾陵管理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