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选择在咸阳,对咸阳来讲是百年不遇的,堪比咸阳的‘奥运会’。我们想通过举办这次活动,把咸阳宣传出去,把咸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宣传出去,让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咸阳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资源情况。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咸阳旅游,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咸阳投资兴业。”谈起即将举办的“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对咸阳文物旅游发展的影响,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高春毅信心十足地说。
文化遗产日落地咸阳名至实归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在经过激烈角逐和层层选拔后,最终咸阳市被确定为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的主场城市。
本次活动时间为6月5日至8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主要活动内容有:举办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大赛;在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举办简洁而隆重的开幕式;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陕西文物之美·乾陵杯”摄影图片展、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首发式、群众参与文物知识有奖问答、乾陵博物馆“武则天时代”主题展开展、陕西省文物安全装备队伍展示及应急演练等系列活动;在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景帝刘启的阳陵举办闭幕式,闭幕式上将公布第五届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评选结果,公布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名称,并举行会旗交接仪式等活动。
“咸阳能够当仁不让地成为此次文化遗产日的主场城市,与其得天独厚的文物资源优势密不可分。”高春毅说,“咸阳的历史文化资源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12个字:大秦帝都,汉唐帝陵,明清古城。咸阳是秦帝国建都之地,以汉唐帝王为主的帝王陵墓有27座,埋葬了28位皇帝,王公大臣,皇宫国亲陪葬墓有上千座,也让咸阳享有‘东方金字塔之都’的美誉。所以,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放在咸阳是名副其实的。”
如果说文物资源优势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如何保护、管理好这些文物资源,则是考验咸阳文物部门的一道课题。
高春毅说,近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对保护文物的意识不断增强,对文物保护的投入逐年增加,打击文物犯罪力度不断加大。更重要的是经过实践和积累,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体系。目前,咸阳市、县两级政府都设置了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和公安文物联合执法机制,文物系统有稽查队伍,基层有文管所,一线有文物管理员,此外还有1000多群众文保员,建成了比较科学完善的文物保护机制,建立了一支可靠稳定的文物保护队伍。事实上,此次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选择在咸阳市,不光是因为咸阳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同时也是对咸阳文物保护工作成绩的肯定。
然而,虽然文物资源保护工作成绩显著,但是对于当地政府和群众来说,并未由此带来多少实际经济利益,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两张皮,甚至还发生矛盾,对此群众颇有微词,有人戏称:咸阳的文物资源是棵摇钱树,但它不会开花结果。
探索文物旅游开发让“摇钱树”开花结果
如何让这棵摇钱树开花结果,是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期盼,更是高春毅这位文物旅游局局长一直思考的问题。“文物保护的原则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但是,过去我们从观念上存在一些问题,只纯粹地考虑文物保护,其他的基本不考虑,甚至认为开发旅游势必造成文物的破坏,没有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起来。结果造成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出现冲突,甚至激发社会矛盾,反过来也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高春毅面带忧虑地说,长此以往,最终造成咸阳文物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旅游产品相对单调,旅游市场相对弱小的结局。
如何把文物资源变成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咸阳经济的增长点?是近年来咸阳市想做且积极探索的一件事。2009年,咸阳市将原市文物局、市旅游局职责合并,组建了咸阳市文物旅游局,统筹管理全市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被认为是迈开了文物资源旅游探索开发的坚实一步。咸阳各地都在为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如何开发利用积极的探索,并成功推出了一些开发模式。如汉阳陵和秦咸阳城遗址已被国家批准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乾陵也正在积极争取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最引人关注的是今年开工建设的东方帝王谷高科技历史文化陵园项目,该项目占地10平方公里,核心区投资15亿元,预计2017年前建成。项目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的手段,模拟地下陵园的全貌,让地下的文物“走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直观地了解地陵的情况。“这个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为咸阳带来1000万人次的游客增量,可以说它是咸阳旅游的引爆项目。”高春毅满怀期待地说。
走休闲养生之路开发旅游新亮点
咸阳的文物资源旅游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春毅认为,如何把这些资源变成旅游产品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没有一个很好的文物旅游开发方案和大量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目前咸阳的文物资源还是要以保护为主。
因此,在积极探索文物资源旅游开发的同时,咸阳市不等不靠,另辟新境,提出了“举历史文化大旗,走休闲养生之路”的旅游发展口号,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养生保健旅游、生态旅游。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咸阳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
高春毅说,我们总体规划总结起来叫做五个三。即:唱响三帝文化(帝都文化、帝陵文化、帝王文化);主打三色品牌(历史文化品牌、养生保健品牌、红色生态品牌);主推三条线路(以福银高速为主线打造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带,沿福银高速打造生态民俗红色旅游观光带,沿西宝高速打造农耕文明旅游观光带);建设三大片区(市城区为休闲养生区,五陵原为秦汉文化集聚区,关中环线为唐陵文化集聚区)。
今年要做的三件大事,一是开工建设东方帝王谷高科技历史文化产业园。二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造智能旅游。三是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八个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加快了小康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憧憬梦想,高春毅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能为文物保护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在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对未来旅游产业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能制定一系列的规划,在乡村旅游方面再有一些新的亮点。我坚信只要我们有一颗责任心,通过不懈的努力,咸阳文物旅游人的这些梦想一定能实现!”( 吴鹏飞 狄西方)
来源:西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