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浅论场馆建设与展示之我见

浅论场馆建设与展示之我见

发布日期: 2013-04-04 16:04
字号: 打印

叶亦通(宁波鄞州知青博物馆  馆长)

 

  作为公众集聚的场所与教育、传播基地应为完成一个保持永久记忆,传承历史的所在被人称道。建筑形态应具个性特色,室内陈列与空间利用合度得体,以此达到中国博物馆建设所提倡的“三性二务”的终极要求。馆址选择至要,环境与空间协调是关键。我们宜对博物馆的建设定位与文化内涵进行有机组合,实施本土文化与个性化;注入现代元素,导入“CI”形象识别系统,强调整体与局部的有机结合,引入富有冲击力与规范化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达到扩大社会知名度及减少成本;简化制作程序的目的,完成传统与现代化进程的接轨,满足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作为一种自成一格的展示环境格局,为充分展示藏品并符合人体功能的合理要求,要对整体布局及局部场景处理,尤其是对缺乏陈列创意及投入本末倒置的手法给以疏导以提示,同时提出加强人与物的互动之必要性。

  一座具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只有具备充足的文化内涵历历史沿革,并善于运用独到的创新理念,才能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善、统一。最终,使展馆成为一座永久性的纪念场所。作为展示中国断代史的知青博物馆,无疑也必行其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