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裕祖(台湾民间博物馆协会 理事长)
传统概念下的“博物馆”,基本上是以:(1)公立性;(2)公众性;(3)非营利性;(4)永久性为创设原则,承担起人类文化、历史、生活经验的搜藏、记录、传承、展示、推广的责任,并具有充实、娱乐与教育的功能。但对民办博物馆而言,显然就有诸多扞隔,民办博物馆多属私人创设,自无“公立”性质可言;愿意将藏品公诸大众,但却往往受限于法律的约束,无法达到全民共享的目标;由于经费的拮据,许多具有特色及价值而财力薄弱、又未受到政府浥注的民办博物馆,早已面临倒闭关门的危机,而即便欲作“营利性”发展也未遑能及,更不可能符合“非营利性”的魔咒。民办博物馆各有专精,各具风格与特色,除少数财力雄厚的大馆外,共通的特点在(1)迷你化;(2)生活化;(3)趣味化;(4)多样化,具有“小而美”、“微而显”的特征,往往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较于公立的、大型的、经费充裕的博物馆,又是别样风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作明显区隔,并弥补公立博物馆之不足。目前民办博物馆最大的危机是营运上出现困境,虽有丰富的藏品,在苦撑难熬下,已寖将倾覆。为今之计,当思考如何利用各馆的藏品特色,先寻求法律上的松绑及政府的协助,其次结合地域特色,以“博物馆聚落”的形态,组织联结相关博物馆,并研究文化产品的创造以及文化商品的营销、经营方式,以达到自给自足、永续经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