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第四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暨藏品汇展如期开幕,这是我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又一件盛事。我代表陕西省博物馆协会,对本次活动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来客和嘉宾的莅临表示热别欢迎!
陕西是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大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其中34187处为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省内博物馆、纪念馆总数目前已达197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全年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接待观众1200余万人次,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馆一家全年参观总人数突破50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5亿元,另全省48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全年接待游客74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民办博物馆入选国家4A景区,全省民办博物馆得到极大发展。
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博物馆事业发展,包括民办博物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规范。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之后, 2010年1月29日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2011年2月11日国家文物局主持开展了“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民办博物馆”的试点工作, 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以文物博函1929号文件的形式颁布《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连续三年3个重要文件的颁布,为我国民办博物馆奠定、铺设了健康成长的康庄大道。
大唐西市博物馆等一批民办博物馆,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潮流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他们的探索和实践符合上述纲领性文件的要求和方向。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认为,大唐西市博物馆等我省优秀民办博物馆的成功案例,有下列几点表现可资论坛深入探讨:
一是具有地域优势的民办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已初步确立。大唐西市博物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著名实业家吕建中先生注册成立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出任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聘请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王彬女士出任民办博物馆馆长兼副理事长,主持民办博物馆专业管理和日常运作。
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博物馆现代博物馆制度已现雏形。发起人、投资者以藏品和资产的方式支持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民办博物馆落实以藏品为核心的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其合法财产的权力,制定并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因此,产权比较清晰,权责比较明确,管理比较科学。
三是具有鲜明特征的民办博物馆办馆方式成效明显。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只是在资源获取和管理体制上有所不同,而在博物馆的功能、职能和社会效益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大唐西市博物馆首先面向陕西历史博物馆、秦俑博物馆等著名国有博物馆,延揽、聘用其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借鉴、引入其基本管理制度、业务管理规范、项目开发方式、质量保证体系和安保监控体系等,同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决策迅速、市场反应灵敏、客户服务意识强烈等诸多优点,践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惠及民生的宗旨,逐步建设成为陕西民办博物馆闻名遐迩的一个品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每到节假日和重大节庆,参观游览的市民和游客盛况空前。
我省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我省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陕西由博物馆大省向博物馆强省的目标迈进。
党的十八大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后,我省的文物工作和博物馆事业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竭诚欢迎来自各地民办博物馆的各位嘉宾,竭诚欢迎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前来我省传经送宝、出谋划策,共同破解民办博物馆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共同谱写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新篇章。
谨祝愿各位嘉宾和来客,在西安逗留期间,旅途愉快!
谨祝愿第四届两岸民办博物馆发展交流会暨藏品汇展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