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关于落实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及专家现场考察指导意见的通知

关于落实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及专家现场考察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2-11-26 16:11
字号: 打印

西安市申遗办、咸阳市申遗办:

      11月18-19日,国家文物局有关领导和申遗专家对我省丝路申遗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各点的保护范围划定、环境整治、展示方法、文本编写等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现将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意见整理纪要下发给你们,请组织各申遗点按照纪要内容,加紧开展申遗各项工作,确保申遗工作顺利进行。

 

      附: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考察陕西丝路申遗工作纪要

 

 

                                       2012年11月26日

 

 

 

 

 

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考察陕西丝路申遗工作纪要

 

      2012年11月18日至19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陈同滨所长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小雁塔、大雁塔、兴教寺、大明宫、汉长安城、乾陵,对各申遗点的遗产保护范围划定、展示方法、文本编写等工作做出了详细的指导和说明,对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现将国家局领导和专家的意见整理纪要如下,请各申遗单位参照执行:

[SITESERVER_PAGE]

      一、小雁塔:

      陈同滨所长指出:

      (一)南入口问题。需要将小雁塔南广场平整出来,从南往北是正常的行进路线,遗产区范围按照管理规划线划定范围调整。

      (二)遗产区围墙围合问题。目前遗产区的内外空间是发散的,不可控的,现代城市建设已经开始渗透到遗产中应该是申报区之内从地面到绿化突出历史特点,突出真实性,而申报区之外的可以有现代的元素,所以应该用围墙围合遗产区,这样在管理上和真实性上都有保障。小雁塔是城区内的遗址,如果在空间上没有围合,周边的高楼很容易进入视线,高层建筑体量太大,太突兀,导致从西侧观察时视线效果不好,视觉空间无保障。围墙必须用实墙,青砖最好,不是历史的复原,而是文物管理的边界线,强调的是遗产的完整性。墙体的围合,可以做好管理和疏导,有门和外界相通,既不影响对市民的服务,又达到了封闭管理的作用。围墙内外的环境要求不同,围墙内去掉现代的材料,强调历史沧桑感,墙外可以呈现城市园林艺术。围墙形式若有历史形象就按照历史形象制作,若没有按照地方传统制作。

      (三)北边雁塔画廊布置成小雁塔历史陈列展

      (四)城市内遗产主要面临城市建设控制问题,缓冲区的范围要加大,防止周边的高楼对小雁塔造成影响。楼层的高度必须控制,否则会直接影响小雁塔的价值。

      关强司长指出

      (一)遗址周边的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有承诺,以后会控制建筑的高度。

      (二)政府要针对各申遗点编制专项规划,补充市政府批文。

      (三)小雁塔北面能有高层在建,要做视线分析确定建筑控高。

       二、大雁塔

[SITESERVER_PAGE]

       陈同滨所长指出:

      (一)环境方面:现有的遗产范围比较小,周边建筑控制的很好,缓冲区外扩一个街区,四个方向的视觉通廊都打通。外扩范围内的建筑高度不要超过省委新大楼。

      (二)从历史研究来讲,大雁塔周围本身就是市民游玩的繁华地带,具有游玩娱乐的历史功能,所以周边现有的建筑可以得到解释,补充历史图片等资料,尽快报上来,功能的延续性要在管理规划中说明表现出来。

      (三)轻轨问题仍然突出。轻轨和大雁塔环境格格不入,考虑看是否可以移线或进行遮蔽和淡化处理

       (四)雁南一路大唐不夜城的广告牌对视线造成了阻挡,应该移除。大唐不夜城的灯,旗杆形象很好,但是灯要换成不显眼的突出自身的形式,需要重新设计。

       (五)入口处轻轨车站和LED大屏幕很不协调,是否可以适当遮挡。

       (六)本体保护方面,地板、光亮油漆整改,地面、墙面的修缮需要文物部门的指导,黄色墙面需要重新粉刷,尽快拿出方案。塔基、底座地面渗水现象需要控制。

      (七)门口临建房屋拆除,两家管理单位的协调问题。监控用的安防设施最好能撤出塔基。

       三、兴教寺塔

       陈同滨所长指出:

      (一)周边环境不好,大面积的新盖房屋很多,使遗址本身受到了破坏。以北边的新盖房屋为遗产的边界没有理由,无法解释。真正能保持真实性的只有三座塔,如果大雁塔的布展做好,就和这里产生了主题冲突,加之周边新建房屋过多,遗产本身很受影响,新建的房屋全部拆除。明清、民国之前的历史建筑保留,之后的由于功能需要的可以保留,其余的全部拆除。

[SITESERVER_PAGE]

      (二)房屋拆除后中间隔墙,西侧为遗产区,可以在遗产区外新盖僧房,体量上要控制。

      (三)入寺道路铺地材质改为沙石路,可以用水泥加粗砾石,固化沙石。

      (四)临时停车场位置向北偏移,在道路西侧,村庄南侧,出入口放在东南角。

      (五)塔院内两块新建石碑需要移除。

      (六)南边的缓坡要做好绿化,用灌木、乔木结合植树。

      (七)如果村庄能拆掉最好,其它什么都不要建设,环境搞好就行了,但是道路有历史依据才能改动,没有根据则不做改动。

       四、大明宫

       陈同滨所长陈述了ICOMOS 2010年的意见

       第一丹凤门含元殿之间的殿庭展示有什么设计依据?

       第二,大胆的城市设计、地产的开发目标、公共的娱乐目标对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遗址完整性的丧失。

       第三,考古信息和价值的不全。协调社科院考古所尽快发表考古报告。这是世遗专家对大明宫不敢肯定的原因之一。

       第四,地表的建筑活动,包括道路管网、公园服务设施、不当种植、观赏树木、深根植物、绿化浇水对遗迹的破坏

      第五,是否是城市中的考古公园的样板?

      第六,遗址的阐述和展示要按照ICOMOS的《展示宪章》作出解释,所有展示设施的布展和设计做一解释

[SITESERVER_PAGE]

      第七,丹凤门的尺度问题。所有的规划文本都要强调这是一个尝试,而不是模板或样本。

      第八,遗址周边边界的发展和引导,遗址和城市背景的强烈反差。遗址周边要做好环境控制。

      第九,要有最高级别的研究规划、保护规划、展示规划、公共管理规划

      陈同滨所长指出

     (一)丹凤门殿庭广场的问题。

     (二)路网问题。有历史依据的可以留下,没有的尽量取消。

     (三)园林曲线太多。目前的曲线都是西式风格,只保留太液池周围的环湖路即可。

     (四)考古遗址要尽量显示出来。夯土和草地构成遗址区形象足矣,种植少量的树木,紫宸殿上不相关的雕塑全部去掉。

     (五)御道大面积的硬化铺装,尺度感没有把握好。

     (六)南边二马路小学、铁三中、三十八中等历史遗留下来的可以留住,新建的建筑要有充分的理由。

     (七)东宫墙酒店有开发的嫌疑。

      关强司长指出

     (一)大明宫作为唐长安城的重要代表,必须是丝路申遗项目。

     (二)一些保护工程在管理规划中不样板,在规划中提出一种模式,比如丹凤门遗址保护就是一种探索,只不过尺度较大,还有其他探索的模式有争议,有正面和负面的意见,这是保护遗址的一种探索,正面就保留下来,负面的进行更正

[SITESERVER_PAGE]

(三)最终以社科院发表的大明宫的考古图来体现遗址价值和完整性,考古报告必须12月前(《考古》11期刊发。

(四)要通过规划的形式明确要求,逐步解决问题。城墙和夯土的展示,明年6月30日之前能简化的都要做,以正面的角度逐步更替。

道路已经对整体性造成影响,根据考古往唐代遗址上靠近,那些是近期实施,那些是远期项目

五、汉长安城

陈同滨所长提出:

(一)新的申报区调整至未央宫的东墙外,武库以西,面积共6.09平方公里。

(二)道路设计方面,宫墙外道路必须做出来,一次性拿出整体方案,标清楚一期、二期时间节点。城内路网要有一个大十字街,有一条纵向的大街、一到两条横向的大街,其中一条横向的道路要保证通向东宫墙,最好能找出东阙门,整个路网做好后,格局就有了支撑。

(三)强调宫城内道路与东宫墙连接点、未央宫前殿南侧道路和东宫墙连接处应该是优先拆迁区域,一定放在一期完成。

(四)每条路的埋深状况都要提供给道路设计的单位,原则就是不能对遗址的景观造成负面影响,设计强度要求就是电瓶车的承重强度,不能做50公分厚的方案图中一定表现出与遗址的关系,今后在保护工作的展示中也要表现出来,申遗专家很关心所有地面建筑对地下遗址的干预程度,展示体现出我们的保护意识和适当的保护措施即可。

(五)搞清楚未央宫东南角遗迹的性质。此处遗迹有人推测是马厩,但目前无法证实。在丝路申遗的价值研究中,马的意义非同一般,史料上汉代皇帝对马的偏好也有很多记载。如果性质能够确定,那么意义就非同凡响,它所在的位置和本身的功能就可以对丝路做出一个很好的解释。

(六)理清程序,所有方案不管是已经审批过要修改的,还是今后需要呈报的,尽上交省局,由省局上报,国家局反馈的意见也是反馈到省局。强调汉城申报的重要性,汉城在丝绸之路中是重要的起点,希望政府一定重视申遗工作。

(七)西安门外目前属于城乡结合部,环境很差,西安门是汉长安城通往南郊理智建筑群的主要通道,应该向南打通,南边的塑料厂需要拆除,整治道路两侧的环境,还要建一个遗址博物馆。

[SITESERVER_PAGE]

(八)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老师在设计方面有许多新的想法,建议局部做一些实验,看实验效果决定是否采用。

(九)道路上的管网设计依据一定要写清楚,必须是最低限,不能按照居民标准设计,管网的粗细、水的用量这些理由是什么要说清楚。不能按照常规的城市建成去区的规模设定。

(十)南边界尽早打上围栏。栏杆的形式可以选择现代高速公路的围栏。北边如果不影响拆迁工作也可以开始扎围栏。围栏是永久性的。

关强司长指出

(一)汉长安城的整个工作要在更大范畴内考虑,汉长安城不是空城,城内会有居住的人,但是具体人数、规模、形式问题都要从更大的方面来解决。

(二)申遗时间紧迫,要先安置居民,在汉城遗址以北划出一个范围,先安置未央宫1.5万居民。

(三)汉城是起始端的起点,未央宫在整个申遗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点,也是专家必看的点,从的概念来讲,要有城墙、城门、城和、道路、宫殿等要素,确定好东城墙边界,留足绿化带、环路、围墙面积,大的范围必须确定。

(四)遗址周边的环境必须整治,世遗专家也会关注遗址周边的环境。

(五)国家文物局批复过很多关于汉城的项目,然而在申遗工作中,如果有需要调整的,不违反大原则的地方,省文物局核准后上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如果有重大改变或者彻底推翻以前的,要重新履行报批手续。

六、乾陵

陈同滨所长提出:

(一)乾陵陵园内城要栽装围栏,国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就是内城、司马道、东西乳峰。保护管理工作上,南边是个弱项。

(二)乾陵面积大,工作量很大,是不是能够按时的完成,要做好思想准备,尽量完成各项工作,能做多少算多少,如果不能完成,没有通过专家评审就要被拿掉,如果评审时没有通过,以后可以作为扩展项目申报可能比较成熟。

(三)南边的道路要把村民全部搬迁,是否在明年6月30日之前完成,工作量大。

(四)考古图目前仍然没有落实。

(五)陵墙内耕地面积很大,村民长时间在此生产生活,保护现状不好。

[SITESERVER_PAGE]

(六)大规模的柏油路面、石条铺路破坏了历史沧桑感。

(七)东门、北门、西门的形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资料

(八)申遗的标准:第一,价值标准方面。乾陵是唐代陵制的代表,要清晰表现出内城、外城陵园、神道、乳阙、城门等各种要素。第二,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真正的完成性是整个陵区加上陪葬墓,由于陪葬墓保存状况实在太差才排除了陪葬墓。神道要完整的包括进来,目前神道居民密集、耕地范围大,没有历史形象。司马道石板的铺地要全部改变,两边改铺砂石。搬迁改造的规模太大,退耕工作正在进行,树木还没有成林。第三,保护管理保障方面。居民众多,面积太大,陵墙两边外扩搬迁,搬迁工作即使在明年6月30日前无法完成,也可以先拆除边界,在墙外种植柏树。

(九)关于退耕还林。将已完成的面积统计出来,计算出退耕还林占核心区面积的百分比。每年退耕对多少?几年能退完?目前有9300亩需要退耕,完成要15年,乾陵自然条件比较干旱,树木成活前景也是未知。

关强司长指出

(一)乾陵作为国保单位,在丝路申遗项目中意义重大,目前工作任务太重,是不是继续申报,请政府认真研究做出决断。

(二)乾陵的历史价值没有问题,也是唐代的主要代表,但是仍然最担心考古工作,乾陵缺乏考古资料,缺乏以往的考古成果汇集。

(三)管理方面如何体现各级政府的管理能力,使遗产能真实、完整的展现。我国遗产从价值论述来讲都有重要性,而真实性、完整性和管理能力方面是我国申遗工作中的弱点。现在,不管是国保保护规划还是申遗,我们都要尽可能恢复到当时那种宏伟壮观的场面,让后代子孙体验到它的伟大。

(四)2013年6月份前,我们的工作能做到什么程度是最终决定是否能申报成功的关键。申遗文本1月15日要提交,其中要包含专项保护管理规划,所有的承诺要写进规划,最重要的节点是2013年7、8月份的专家检查。占压遗址的建筑必须搬迁,视野中能看到在遗址区中的可以作出或承诺。如果此次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政府要有明确意见

 

参加人:关  强、佟  薇、张  凌、陈同滨、张文、周魁英、段先念周爱全、李小六王西京、车建营省申遗办、省文化遗产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规划局、西安市宗教局、申遗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保护管理机构领导和有关人员

[SITESERVER_PAGE]

 

 

2012年11月23

 

 

抄  报:国家文物局、省申遗领导小组

抄  送:省局有关领导、西安市文物局、咸阳市文物旅游

2011年 11月27日印发

共印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