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文博讲坛》披露丝绸之路申遗故事

《文博讲坛》披露丝绸之路申遗故事

发布日期: 2014-07-07 09:07
字号: 打印

 

 

 

 

 

 

 

 

 

 

  7月2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大型文博系列学术讲座《文博讲坛》第十讲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特邀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省文物局申遗办主任周魁英进行题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您所不知道的故事》的讲座,为听众讲述了跨国丝路申遗的艰辛历程,特别是申遗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主持讲座,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罗文利和来自陕西文物系统、西安部分高校师生、文物爱好者约200余人聆听讲座。 

  此次讲座共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世界遗产的概念性知识、如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等内容,使大家清楚地了解到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周魁英还重点讲述了此次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背后的艰辛历程。从1998年酝酿到2006年启动,再到2011年全力推进,直到前不久的申遗成功,此间经历了许多波折。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申遗工作人员没有退缩,知难而进。特别是中国作为此次跨国联合申遗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而陕西又是此次申遗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丝路申遗的中坚力量,没有先例可以借鉴,只有在摸索中前进,所付出的努力非一般人可以想象。

  周魁英认为,目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在此规则之下,我们还有许多文物遗迹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与我们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还很不相称。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熟悉和适应由西方人制订的申遗规则,积极做好申遗基础性工作,加快申遗步伐,使我们有更多的文物遗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SITESERVER_PAGE]

  最后,周魁英简要介绍了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展望,特别强调我们拥有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资源,他相信通过广大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省一定会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在互动交流环节,周魁英在听众提出关于丝绸之路的起点问题上,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做了充分并且有理有据的说明。他说,历史就是历史,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此次世界遗产大会上将我国最初的申遗项目名称改名为“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及专家学者对丝绸之路起点的认同,也更加表明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丝绸之路起点的肯定,我们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只有表示理解和尊重。

  成建正指出,这次讲座是一次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分享了中国“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喜悦,使每个人多了一份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同时,扎实工作,刻苦钻研,努力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张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