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至11日,陕西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办公室赴汉中、安康检查了文物系统内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
检查组由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调研员朱新文、普查项目办梁彦民组成,行程中除听取了两市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外,还深入到洋县博物馆、城固县博物馆、汉中市博物馆、宁强羌文化博物馆、宁强县博物馆、西乡县文化馆、安康历史博物馆及旬阳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发现的问题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现场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据检查组讲,根据两市的整体情况来看,由于有了馆藏文物数据库的基础,此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登记表填报都比较顺利,许多单位如西乡县文化馆、旬阳县博物馆等单位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了信息登记表的填报,对于这部分已经进行过数据库信息采集的文物,按照计划完成登记应该没有大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单位,主要是建馆时间比较长的收藏单位,至今仍有一些未上账、未做馆藏文物数据信息采集的文物,这部分文物的登记已经成为文物系统内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的难点。因此,每到一处检查组都反复强调对未上帐、未做数据库信息采集的文物的登记上账、采集信息的问题,希望各单位充分重视这部分文物的处理,对于如古钱币、古旧图书、拓片及民俗文物的登记一定要按照规定尽快开展,抓紧时间完成。在这次检查中,检查组看到洋县博物馆已经开始了对智果寺经书的整理、城固县博物馆也准备开始对陈树藩文书及所藏其他古旧图书的整理工作,而西乡县文化馆对古钱币的登记工作的完成,是此次检查工作令人欣慰的一件事情。西乡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对所藏古钱币进行了认真的拣选、分类,按照陕西省国普办制定的陕西古省钱币登记办法进行了登记工作,共登记265号、22593枚古钱币。检查组对这一成绩进行了肯定,检查组指出,只要认真做了,如古钱币这样的难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SITESERVER_PAGE]在各地检查过程中,检查组强调了对外行业、外系统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文物单位应发挥的督促、指导和服务作用,要主动上门督促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这将是检查组下一阶段主要的工作任务。
( 陕西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工作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