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11-10-20 15:20
字号: 打印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

Xian keji University Geology Museum

展厅内景

馆藏腕足类动物化石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位于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20023月,西安科技大学在其原地质标本陈列室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在临潼校区建设地质博物馆,于同年10月建成并正式对内免费开放,主要满足校内教学实习和对外交流之需。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的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私立焦作工学院的地质标本室。现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博物馆馆藏最为珍贵的、也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一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从国外进口的来自38个国家的系统地质标本,就是当时私立焦作工学院地质标本室的珍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私立焦作工学院与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内迁西安,组建了国立西北工学院,这批珍藏标本也从焦作启程,途经郑州、西安、宝鸡、天水、城固、西安,最终来到咸阳,落户西北工学院;1957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地质标本室由西北工学院调入西安交通大学,归人新组建的地质系;1958年,以西安交通大学采矿系和地质系为主成立了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前身,地质标本室有也随之进入西安矿业学院。

展馆在整体设计上充分体现出了展天地之神韵,倡人地之和谐这一鲜明主题。占地仅360平方米的展馆浓缩了大宇宙的基本构架:黑色的顶棚蕴含着浩瀚宇宙的无限神秘和人类的不尽遐想;镶于顶棚的九个耀眼的大顶灯和椭圆形排列的灯珠展现出人类家园所在的太阳系中各个家族成员的有序组合和各行其道;其间点缀的众多小顶灯则反映了太空无序中的有序;蔚蓝的展柜背景折射出明媚天空中大气尘埃对灿烂阳光的美妙塑造;褐黑色展柜基座和花岗岩地板代表着无垠的沃土和人类生存的基石;浩瀚宇宙、蔚蓝天空、无垠沃土在主题墙融为一体,充分展示出大自然和谐统一的壮美神韵。馆内分门别类所陈列的各种地质标本,再现了地球46亿年的辉煌历程及其发展演化过程当中各种地质作用的神奇造化。

在厚重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经过西安科技大学地质系几代师生员工的艰苦努力和国际交流,馆藏地质标本逐渐丰富与完善。目前博物馆馆藏标本近4000块,其中进口标本1115块。陈列标本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标本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展馆分古生物、矿物、岩石和矿产四个展区,比较完整和系统地展示了地球历史科学、地球物质科学和经济地质学的实物标本,反映了人类探索地球奥秘,利用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美好愿望。

古生物展区:陈列标本近700块,展示了10大门类古动物化石和我国9个典型煤矿区的古植物群化石,较全面反映了寒武纪以来地球生态环境和生命发展演化的过程。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该校邓宝教授发现的大型弓笔石群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中下志留统地层界线划分的化石空白,也使该化石产地陕南紫雕中下志留统地层被1990年国际地层会议确定为国际层型剖面。该校闫嘉祺教授在汉中梁山发现的大量旧石器,填补了秦岭以南旧石器文化遗存之空白,曾引起国内外考古学界的关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都有专门报道。此外,该校邬崇章教授、邓思澄教授分别发现和命名的古动物、古植物新属和新种的化石,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矿物展区:陈列有矿物标本1300余块,包括矿物的自然晶体、矿物物理性质及自然元素、卤化物、硫化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含氧酸盐如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等五大类矿物标本。其中一半以上是国外标本,包括了近40个国家的300余种矿物。这些标本系统完整,特征鲜明。尤其是矿物的自然晶体发育完好,非常典型,在自然界是比较罕见的。我国已故著名结晶矿物学家彭志叫院士、著名矿物学家潘兆橹教授曾先后多次参观我们的矿物标本;王濮、潘兆橹等编著的大型矿物学专著《系统矿物学上、中、下》中,引用了多幅馆矿物标本照片;荷兰、美国、德国、日本、波兰、俄罗斯、英国等许多地质学家都曾来馆参观,不仅对许多精美标本赞赏有加,而且为能在中国看到他们国家产的标本而欣喜万分。

岩石展区:陈列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标本1200余块。岩浆岩部分展出了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和脉岩等与火山岩的代表性标本,并按酸性、中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和碱性岩类分类展出;变质岩部分根据变质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将各种片麻岩、片岩、千枚岩、板岩及其他变质岩标本分类展出;沉积岩部分展示了沉积岩的各种非常典型的结构、构造标本,以及碎屑岩和化学岩硅质岩、钙质岩、蒸发岩等两大类沉积岩的典型标本。

矿产展区:展出了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资源标本300余块,其中有214块标本从国外进口,几乎包括了人类开发利用的各种地质矿产。煤炭资源标本从泥炭、褐煤到各种烟煤、无烟煤系统展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产自世界第三大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的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特高发热量优质煤。

长期以来,地质博物馆不仅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我校与国内外同行友好往来、学术交流的一个窗口,曾先后接待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在相互交流中,波兰、荷兰等国专家还向我们赠送了他们国家的珍贵标本。国内的许多专家、教授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多次来博物馆参观指导。随着地球科学日益普及和素质教育的加强,必将有愈来愈多的大、中、小学生来地质博物馆实习和参观学习。地址:西安临潼区西安科技大学校内

——————————

邮编:710054

电话:(029)85583188

电子邮箱:wangy@xust.edu.cn

开放时间:根据教学需要不定期对学生免费开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