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陕西考古工作积极推动大遗址保护

陕西考古工作积极推动大遗址保护

发布日期: 2015-01-30 15:05
字号: 打印

  

  1月2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在进行2014年考古业务工作通报时表示,该院围绕“强化科研、规范管理、服务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立足传统考古、注重信息采集、强化现场保护”三位一体的田野考古模式,加强考古发掘、资料整理、文物保护等科研项目库规划建设,积极推动了陕西以帝王陵、都城遗址为重点的大遗址保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继续推进了石峁遗址、丰镐遗址、秦雍城和秦咸阳、汉唐帝陵、统万城等大遗址的田野工作,获得了大量科学翔实的考古数据,各遗址布局结构逐渐厘清,为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去年以来,向遗址管理单位和规划部门移交或补充提供了10余处大遗址的最新考古资料,已经促成石峁、雍城、杜陵、统万城等遗址新保护规划的出台和《帝陵保护条例》的制定。其中杨官寨、石峁、统万城均已启动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筹备工作。

  该院围绕“十二五”规划学术发展目标开展不同领域课题性考古工作有8项,重要收获包括杨官寨遗址、清涧辛庄、宝鸡太公庙秦公陵区与秦平阳城址、西安渭桥遗址、淳化甘泉宫遗址、富平桑园窑址及西藏考古项目,其中石鼓山、渭桥获得了“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积极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开展宜川虫坪塬周代墓地、长安韩休墓、华阴唐宋素墓、横山县高镇罗圪台元代壁画墓等发掘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妥善保护了文物。

  该院围绕加强基地基础建设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结合考古研究机构工作性质,重点配合如西安南郊郭庄韩休、宁夏固原壁画墓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开展了遗痕信息的调查、提取和记录工作,丰富了各类遗迹遗物信息提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拓展了科研基地研究的新领域。去年5月该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正式授牌,于12月正式发布博士后工作站招生简章。

  该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4年全年共开展考古工作135项,其中主动性项目16项、抢救性发掘项目5项,基本建设考古勘探74、发掘20、调查19项;组织开展配合基建考古工作114项,实现了由考古勘探、考古发掘并重向考古发掘转向的顺利过渡;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出版考古报告4部,发表学术论文、简报等132篇,组织学术研讨会10次、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35次;荣获2012至2014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管理先进单位、陕西省委宣传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项目二等奖”。(庞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