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陕每14.6万人共享一座博物馆

陕每14.6万人共享一座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15-12-30 15:04
字号: 打印

“陕西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253座,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有36座,共举办展览1500余次,年平均接待观众2500万人次。”12月28日,“追赶超越争一流·同步够格奔小康”主题采访活动文化建设领域采访启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说,目前,全省相当每14.6万人共享一座博物馆,远超过全国的30万人/座的比例。

基本摸清家底 陕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

周魁英介绍,近年来,陕西省文物局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十二五”期间,陕西成功完成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据统计,全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建成了普查资料地理信息系统,全省注册文物收藏单位511家,已登录信息65万件(组)500多万件,基本摸清陕西文物资源的家底。

此外,《陕西省志·文物志》重修工作也已完成并通过终审,全省30座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还新增95处国保单位、232处省保单位,全部完成保护标志及记录档案,设立233家文物保护管理所并开展提档升级工作,组织编制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

“十二五”期间陕西考古、文物保护工程屡获国奖

据周魁英介绍,截至2014年10月,“十二五”期间投入文物经费共计376527万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94%,实现文化产业收入87037万元。编制各类文物保护规划255项,实施各类文物保护工程374项,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55项。

“十二五”期间,陕西以考古、文物保护工程为代表的重大文物保护项目屡获国家奖项,其中“神木石峁遗址”“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和“山西晋城玉皇庙彩绘泥塑保护”项目分获“全国十佳保护工程”、“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最佳工程奖”。

博物馆体系逐步完善 全省每14.6万人共享一座博物馆

周魁英强调,“十二五”期间,以陕西考古博物馆为代表的重点博物馆筹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以渭南、安康、咸阳博物馆为代表的市级博物馆建设也已全面启动,同时还对全省县级博物馆开展突出特色为主的提档升级工作,覆盖率达88%。

据统计,全省目前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253座(国有博物馆189座,非国有博物馆64座),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共有36座,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个,免费开放博物馆达50座;共举办展览1500余次,年平均接待观众2500万人次,相当于全省每14.6万人共享一座博物馆,远超过全国的30万人/座的比例。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初步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来源:陕西传媒网)(余诚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