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文物部门与媒体探讨“让考古成果活起来”

文物部门与媒体探讨“让考古成果活起来”

发布日期: 2014-08-25 16:34
字号: 打印

8月22日,陕西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与驻陕主要媒体部门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在文物宣传报道中“让考古成果活起来”。省文物局媒体联络人员、省考古研究院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与新华社陕西分社、中新社陕西分社、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部网等媒体部门负责人、资深记者共同畅谈了如何改进文物考古宣传报道的语言、形式和渠道等问题。

座谈前,大家首先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动起来”的重要论述;学习了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上关于如何让文化遗产活动起来的讲话精神。与会者认为,文物部门与媒体记者共同探讨“让考古成果活起来”在陕西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是陕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是陕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具体措施,是文化遗产服务经济社会、惠及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的务实举措。

省考古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普遍认为,陕西是地下文物资源大省,文物考古工作环境和条件得天独厚,考古工作在队伍建设、技术实力、科研成果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面。近年来,该院通过建立公众考古机构、公众学术报告、图书出版、考古宣传和筹建考古博物馆等形式为考古成果向社会传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果。但是,陕西文物考古宣传报道工作潜力大、亮点多、任务重,希望借助新闻媒体的介入进一步推动“让考古成果活起来”,从媒体人的特殊视角、语言和渠道让考古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向社会传播,为不断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做出积极努力。

媒体记者在发言时表示,过去比较保守封闭的考古行业主动与媒体共同探讨“让考古成果活起来”,标志着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转变观念、服务社会等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文物部门与媒体平台是一种互相需求、互相配合的合作关系,文物部门离不开媒体这个平台来转化、传播工作成就和科研成果,在陕西这块文物沃土上媒体也离不开文物部门提供更多、更快的考古成果信息。双方要建立一种多渠道的快捷合作模式和机制,利用媒体在传播渠道、语言、形式等方面的诸多优势,让深奥难懂的考古成果和信息通过记者的通俗语言向普通公众传播,让埋藏在地下的珍贵文化遗产“走”出来,让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的成果“走”出去,让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屹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