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打印
分享: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手册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手册

发布日期: 2019-04-15 18:05
字号: 打印

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的时间?  

2018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2018年1月23日,中央政法委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

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蓝图”是什么?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自2018年1月开始,至2020年底结束,为期3年。  

2018年:治标。启动,打掉一批涉黑涉恶组织,惩处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2019年:治根。攻坚,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逐一见底,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2020年:治本。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

三、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意义?  

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四、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坚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

五、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通过3年不懈努力,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根本遏制,涉黑涉恶治安乱点得到全面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得到明显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黑恶势力“保护伞”得以铲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环境明显优化;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2018年1月前,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18年1月进行部署,正式启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在春节前后取得积极成效,营造安定祥和的节日氛围。2018年,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在全社会形成对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2019年,对尚未攻克的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重点地区集中攻坚,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逐一见底,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赖以滋生的土壤,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2020年,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

八、“一降两升”是指什么?  

一降两升:涉黑涉恶举报数量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上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

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做到哪“两个结合”?  

扫黑除恶要与反腐、基层“拍蝇”结合起来,要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

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案三查”指什么?  

既要查办黑恶势力,又要追查黑恶势力背后的“关系网”和“保护伞”,还要倒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十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两个一律”指什么? 

对涉黑涉恶案件:一律深挖其背后腐败问题; 

对黑恶势力“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十二、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是什么?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十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哪些工作措施?  

摸线索、打犯罪、挖“保护伞”、治源头、强组织。

十四、“扫黑除恶”中的“黑”与“恶”指的是什么?  

“黑”是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恶”是指恶势力。

十五、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六个围绕、六个重点督导”中“六个围绕”指什么? 

围绕政治站位、围绕依法严惩、围绕综合治理、围绕深挖彻查、围绕组织建设、围绕组织领导。

十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主要指什么?  

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并有比较明确的层级和职责分工。

十七、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主要指什么?  

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十八、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主要指什么?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十九、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危害性特征”主要指什么?  

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危害性特征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本质特征。

二十、“恶势力”的特征及具体表现是什么?  

1.一般为3人以上(相对固定);  

2.经常纠集在一起;  

3.使用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  

4.共同故意实施3次以上恶势力的犯罪活动;  

5.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

二十一、“软暴力”具体表现是什么?  

1.暴力、威胁色彩不明显;  

2.实施者有暴力威胁的可能性;  

3.会使人产生恐惧、恐慌;  

4.影响他人正常生产、工作、生活;  

5.通过“谈判”及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手段实施。

二十二、什么是黑恶势力“保护伞”?  

1.对象为国家公职人员;  

2.利用手中权力; 

3.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或包庇、纵容黑恶犯罪、有案不立、立案不查、查案不力,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黑恶势力逃避惩处等。

二十三、城市城区打击重点是什么?  

重点打击以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调查公司、咨询公司等为掩护发放高利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以及专门受雇他人从事“造势摆场”“摆平事端”的“地下出警队”或“黑保安公司”。

二十四、城乡结合部打击重点是什么?  

重点打击以“抢占地盘”为特征的,以暴力或胁迫手段排挤对手,垄断经营,攫取非法利益的黑恶势力,如建筑领域的阻挠施工、封门堵路、强揽供料的“沙霸”“砖霸”等。

二十五、黑恶势力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实践中,黑恶势力发展一般有一个演变过程:  

恶势力犯罪团伙→恶势力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

二十六、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

二十七、什么是“黑导游”? 

黑导游指的是“三无”导游,即无导游证、无带团资格、无旅行社安排,一般采取“浑水摸鱼”,蒙骗游客的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

二十八、文物保护领域扫黑除恶整治重点是什么?  

1.盗掘、盗窃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构件、石刻、石窟寺等文物犯罪行为。  

2.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河道挖沙取石、非法取土、开山炸石等违法行为。  

3.在文物保护修缮、博物馆建设、考古勘探发掘等工程项目中恶意竞标、恶意投诉、煽动闹事、阻拦施工、强占工地、强揽土石方、劳务施工、垄断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和建筑砂石料供应、强迫交易、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  

4.在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欺诈恐吓游客、围追兜售、收保护费、聚众煽动闹事的违法行为和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 

5.在文物行政执法过程中拒绝检查、干扰执法、暴力执法、威胁侮辱、打击报复执法人员、煽动聚众闹事、采取封门堵路等形式,冲击行政机关、执法机构,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行为。  

6.包庇或纵容黑恶势力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保护伞”、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